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章(2 / 2)


  “那怎么落到如今的地步?”郑青鸾盯着他,眼神很犀利,像是怒其不争一样。这是上辈子养成的毛病,看到曾经优秀的战士沦落到工地上搬砖块,心疼的都快要滴血的感觉,别人无法理解!

  “年前病了一场,两个小的也凑热闹病的下不了炕。家里有没什么亲近的亲戚,孩子娘本身又是孤女,也没个亲族。她一个女人家实在没办法,卖身为奴换了银子看病抓药,人总要活下去的。”男人有些窘迫与苦涩。

  郑青鸾这才缓和了脸色,“在什么地方当的兵。”

  “边城!”男人瞬间站直,“萧家军!”带着几分骄傲,从骨子里透着自豪。

  这是萧家军抵御外辱付出的牺牲换来的骄傲和自豪!

  郑青鸾点点头,“带着老婆孩子站到廊下吧!”

  这是要买他们吗?男人有些愣神。郑青鸾问,“叫什么?”

  “周海!”又指指俩小子,“大柱,二柱。”

  “我是萧郑氏!”郑青鸾看出周海的忐忑,小声道出自己的来历。

  周海的眼睛瞬间睁大,惊喜爬上眼角。连声应好,迅速站到廊下。这个周海,先天就值得信任。就如同茫茫人海,碰见了同一个部队服役过的战友,不管你们相差多少岁,他们都是天然的同盟。彼此能在瞬间放下防备。她和周海就是这样了。

  她还需要一房老实本分的人,作为郑青桔将来的陪房,心性很重要。

  她把目光又投向另一户人家,三十出头的一对夫妻,领着一对十五六岁的小夫妻,从面相上看,是本分人。这就足够了。又从最后面的一堆里,挑了两个十二三岁的丫头,粗手大脚,长相平平,留给大姐做丫头。不用费什么心思就能辖制。

  这就十口人了。要是再加上那什么二管家一大家子,这就十九口。回家后,自家老娘不跳脚才怪。但这真没觉得多,大姐的陪房不能省,周海暂时信得过,有他暗地里看着,也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二管家,侯府的世仆,买了就能当大用,家里也正缺能支应管事的人。可遇不可求啊!

  郑青鸾又转回来,也没看他们,似乎自言自语,“我还是有几分犹豫,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老儿果然是人精子,“姑娘可是萧郑氏?”虽是问句,语气却很笃定。

  ☆、第48章 齐聚

  第四十七章齐聚

  郑青鸾挑眉看着这位精神矍铄的好汉,似乎一点也不好奇为什么会被别人猜出身份,“老人家贵姓?”

  “小老儿原是文远侯府的家生子,早已没有自己的姓氏。主子赐什么便姓什么!姑娘喊我老福头就是。”老福头心里微惊,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想牵着人家的鼻子走,没想到人家压根不上套。

  郑青鸾微微一笑,想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也得姑娘我配合才是。见这老头识趣的缩回去,也算识相。她不再理会,转身进了屋,“一共十九口,都要了。”

  这也太多了!二郎和汪兴华对视一眼,不明白这姑娘打的什么算盘。

  郑青鸾凑在二郎身边,小声的嘀咕,“我姐十四了!及笄后就该出嫁了。姐夫如今是官身,陪嫁里没有陪房怎么成?现在不买好□□□□,怕以后用着不趁手!”

  汪兴华紧挨着二郎坐,怎么会听不见?一时臊的满面通红。忙端起茶杯遮掩一二。二郎了然的点点头,他真没往这方面想过。在省城,家里也有几个粗使的婆子丫头,但因为少与官宦人家来往,还真不知道嫁女儿还有这么多道道!他暗暗记在心里,毕竟他也有一个嫡亲妹子,以后少不了要操持。

  就听见郑青鸾更小声的道:“这老福头一家九口,即使买回来不能用,也不能落在别人的手里。”

  二郎闻言一凛,这是什么意思?肯定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吧!他眼神瞬间冷冽,也好!要真有什么,处置起来也名正言顺。况且,自己本就不是什么好人,江湖上的朋友多的是,悄无声息的消失上几个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二郎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冲姚婆子道,“开个价,多少两银子?”

  姚婆子忙把人聚做一堆,自顾自的算账,“老福头的两儿子,再加上周海,白运(为郑青桔准备的陪房,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对小夫妻。白运是这家的家长,三十多岁,壮年。)这都是壮年男人,一个十五两,四个一共六十两。这四个人的老婆,一人十二两,是四十八两。福家的姐儿儿,十六了,是大姑娘了,再加上福家的两个大小子,白家的儿子媳妇,五个人,一个人收十两,总共五十两。余下的老的老小的小,一个八两。老福头和他家的小孙子,周家的俩小子,还有那两粗笨的小丫头,一共六个人,六八四十八,四十八两!”她苦恼的来回掰着手指,“二百零六两。您给个整数二百两就行。”

  郑青鸾在她掰着指头算的时候,已经把银票递给二郎,这会儿二郎把一百两又递回给郑青鸾,把另外一百两递给姚婆子,“这是一百两,明儿上午之前,你把人送到山南村后,付清余款。”又从身上摸出十两的银锭子,“这是车马钱。把人收拾干净了再送来。”

  “哎!”姚婆子喜不自胜。车马钱一两钱银子就够了。人家不过是不想占她的便宜,把自己抹掉的零头又给添回来了。多敞亮啊!“明儿一早我就把人送过去,您请好吧。”

  郑青鸾看着二郎处事,又有了些心得。作为现代人,买的东西多,商家不仅打折,还负责送货。也没觉得哪儿不对,你要是硬要多给钱,那是傻子!而现在则不同,在小地方省银子,难免让人觉得小家子气。

  突然觉得,她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四人特意去买了十只烤鸭,才催马往回赶。日落的时候,刚好赶到家。

  四郎和五郎听马蹄声,早早的在门口迎着,“我说怎么听着马蹄声不对呢?原来是遇上二郎哥和蔓儿了。”五郎笑着跑过去,接过马缰绳,“累坏了吧?赶紧回家!”

  “蔓儿够厉害呀!”四郎连声赞叹,“这么远的道就骑回来了?”

  “可不是!”郑青蔓得意的抬起下巴,“咱这技术,那真不是吹出来的。”

  “拉倒吧!”郑青鸾把马缰绳塞给四郎,“明儿能起来才算怪事!那腿和腰都不是自个的了!”

  “都是瞎逞能!”二郎边进门边说,“我都快受不了了。看三婶今儿晚上准备了什么饭。一天没好好吃了。”

  兄弟姐妹相互挤兑,熙熙攘攘的从侧门进来。郑老三正陪着郑老二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顺便商量些事情,就乌泱泱进来这么些人。

  “我说怎么这么热闹了,原来是二郎和蔓儿回来了!”郑老三笑着,也没起身,“他娘,看谁来了。”

  “听见了!”钱氏从后院的厨房转过来,很惊喜,“累坏了吧!”拉了郑青蔓的手,却吩咐其他人,“四郎五郎,你们去给你们二郎哥提热水,先洗漱。平安也顺便去梳洗吧。”说完示意郑青鸾,让你的丫头婆子伺候你去。

  郑青鸾就笑,老娘真是好笑,进了郑家就是郑家的下人,还支使不动是怎么着?还不待她吩咐,方嬷嬷就来了,“姑娘,香汤备好了!”

  “蔓儿去我屋里洗。”郑青桔拉着郑青蔓就走。实在看不惯这些玩意,热水里撒上些花瓣,就叫香汤了?哪儿那么些讲究?香喷喷的也不怕把蜜蜂招来!都是钱多了烧的!

  郑青鸾很是无奈,看来得让这些人明白什么叫做入乡随俗才行。

  不过有人伺候,确实是件让人惬意的事,奉剑和揽弓守在门外,绣裳和巧算跟进来服侍。洗澡水里明显添了香料和药材,这是药杵的功劳。洗漱间外,方嬷嬷正在熨烫待会要换洗的衣物。六个人伺候,竟然不觉得多?

  真是腐败呀!

  “这样分配很好!以后就这么来吧。”郑青鸾一边眯着眼,让方嬷嬷给擦头发,一边吩咐,“以后我出门,会带着奉剑和揽弓。外间的书房,交给药杵打理。房里的杂事交给绣裳和巧算。具体怎么分配,方嬷嬷看着安排。”

  “老奴记下了!”方嬷嬷挺欣慰。有人就是天生的主子命,不用人教导,不也一样事事安排妥当。

  “家里买了下人,明儿就到。”郑青鸾翻了个身,“你看着教导教导,很多规矩,宁愿严苛些,别松懈了!若是发现有什么人不妥当,就给我盯紧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