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章(2 / 2)


  郑青鸾一副懵懂的样子,“------”

  这该怎么办?要拿什么凑呢?

  “要不搬两袋粮食?”小八跟着熬一晚上,眯缝着眼睛打瞌睡,很肉疼的建议。

  方嬷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礼送的!

  阮三带着人,站在车马边,哭笑不得。这是能走还是不能走呀?

  郑青鸾眼睛一转,拍了一下脑袋,仿佛刚想起来,“我说把什么忘了吧?还真是!”她歉意的朝阮三笑笑,“稍等一下。还有两样礼物,却是最重要的礼物。我去取来。”

  说完拉着五郎就跑。确定后面的人听不见了,才道:“二哥,去拿两个罐子来。”说完,就回房,在礼单后面添了两行字。

  五郎皱着眉头,捧着罐子,“要装什么?”不会又打什么鬼主意吧。

  “一个装水,一个装土。”郑青鸾挑眉一笑。

  “什么玩意?”五郎差点把手里的罐子扔了,吓得!

  “我自有道理。”郑青鸾不管他,自顾自的舀了一罐子水,又去装了一罐子土,塞了一个给五郎,“拿好,别摔了!”

  两人飞奔到门口。郑青鸾郑重的将罐子交给阮三,“这是西北的山与水,请千万护好。”

  阮三险些吓死,西北的山水?他低头看看两个粗陶罐子,努力做出郑重的神情。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郑家众人压下尴尬的神情,送走了囧着脸的阮三一行人。

  钱氏再无顾忌,狠狠的锤了郑青鸾几下,“小孽障!老娘迟早会被你吓死!”

  郑老三却露出深思的神情,也许,这个礼才最得上面的心意!

  西北!西北!朝廷应该快对西北用兵了吧!

  由萧郑氏送上西北的山水,那位圣上一定会很高兴的。

  鞑子连年叩边,萧家军只守不攻。

  如今鸾儿的这番举动,到底的无意的,还是早就谋算好的?他如今也看不明白了。

  这究竟只是鸾儿的意思,还是萧家的意思,他更无从判断。

  郑老三看看自家的小闺女,看见她眼中毫不掩饰的精光,还有嘴角挑起的坏笑,只觉得心里猛地一跳!

  莫非,这是早就谋划好的?

  ☆、第50章 舅甥

  第四十九章舅甥

  郑家送走了汪兴华,迎来了新买的十九口奴仆。

  郑青鸾依次把人分了下去。周海给郑老三做长随,她婆娘放在了内院小厨房。两个小子一个八岁一个五岁给小八当玩伴。

  老福头放在门房,他十岁的小孙子福地跟着来回传话。福家的大儿媳妇伺候钱氏,小儿媳妇管着外院厨房,管着家里的下人二十多人的饭食也是体面差事。大儿子照看马房,小儿子照管园子里的果树田地。长房大女儿十六了,叫福团儿,专管洒扫。儿子福元儿,十五了,给三郎做小厮。二房的福田十四了,给五郎做小厮。

  白运照看池塘,他婆娘和儿媳妇照看家里的鸡鸭猪这些牲畜。他儿子白章跟着郑老三,只在外院书房伺候。

  另两个丫头招娣和喜鹊,给了郑青桔。

  方嬷嬷暗暗点头,这三家人,都有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可谓三足鼎立,相互制衡,哪家也别想独大!

  这样分下来竟然没一个是多余的。这些活计也确实都不轻松。就连一开始就觉得人多了的钱氏和郑青桔也无话可说。

  等家里的事都理顺了,才把给族里的礼一一派下去。

  郑青鸾也把一些品相不错的玉佩,玉簪给兄弟姐妹分了分。把一些难得的贡缎给了二房和三房几匹,就都收起来,这是打算做聘礼和嫁妆的。

  这些喧闹过后,郑家的生活终于走入正轨。郑老三带着几个孩子读书。就连二郎和汪兴华也被要求读兵书史册,郑青桔和郑青蔓被要求学习数术,不要求精通,但至少要懂。二房梅氏也从省城回来,和郑老二每天在村里晃荡,熟悉族人。钱氏每天把活计分配下去,四处查看一番,日子过的愈发舒心起来。

  郑老大和郑老五还在养伤,暂时不会出来蹦达。家里的几个女人更不敢惹事,都十分惧怕二房梅氏的鞭子,就连老太太每每看到梅氏似笑非笑的眸子,都乖乖的缩回去。郑家进入难得的平和时期。

  而此刻的京城,却暗潮汹涌了起来。

  京城外的西山,初夏时节的草木越发郁郁葱葱,把太阳光完全挡在了西山之外。山间溪水细小却众多,沿着山势纵横交错,每行数十步就可见一个小瀑布,有些十数米高,有些一两米高,使这山林马上显得多了些许灵气。

  这山中坐落着一座精巧的白云观,就是江阳长公主带发修行的所在。说是道观,也不过白白担了个名,它不过是当今皇上为自己的胞妹修的别院,里面一切都按公主府的规制修建而成。因为长公主喜静,也就没什么人敢来打扰。山中除了鸟雀的叫声,就剩下潺潺的流水声,这长公主就是西山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往日寂静的山林,鸟雀‘哄’一下四散飞走。

  似有似无的脚步声,让此时的山林更显寂静。

  “是第一次来吧?”说话的是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修长,一身月白的锦袍,给男子威仪中平添了几分儒雅与清俊。他看向青年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柔和,“你娘现在的性子越发的左了!一个人住着这么大的山,愣是不让人打扰。地方倒是好地方,就是清冷了一些。你有空了就来陪你娘住上些日子,即便平日里再忙,也别忘了来走动走动。”他慢悠悠的漫步在林间,饶有兴致的欣赏景色,也不在意青年冷着脸的沉默。“你这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这般的不讨喜。”

  “随了外公!”青年男子的声音清冽悦耳,平铺直叙般的语气让人一噎。

  “瞎说。”中年男人虎着脸,眼里却有了笑意,他喜欢听人说萧云峰这孩子像他们皇家人。再说,这孩子的话也不算错,据说先皇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一副冷冰冰的性子。

  萧云峰看见皇上舅舅眼里的笑意,心里安定。看来鸾儿密信中所判断的没错,把他当作舅舅似乎更好相处了。

  没错!这个中年人正是当今圣上宋承乾。在位已经十年的泰安帝,如今是泰安十年。

  萧云峰哼了一声,傲娇的把头撇在一边。似乎还在为这次被迫的拜访生闷气。

  “你这孩子!”泰安帝愧疚又无奈的道,“不怨你娘!当年都是舅舅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