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章(2 / 2)


  “难得的是,对老爷子老太太比从前更尽心了。”芸娘又斟了酒,“这酒是比平时喝的闻起来更香醇,是二老爷让人送来的吧?”脸上很是赞叹。

  “嗯!”郑老爷子有几分不满,“二十年不回家,孝敬个酒算什么!”

  “看您说的!”芸娘捂着嘴娇笑,“如今一年二十两银子,这话可怎么说?”她扭过身子,靠在郑老爷子背上,“如今谁不羡慕您!十里八乡的您打听打听,哪个不羡慕您有福气!”

  全心全意的被依赖,郑老爷子越发觉得这个小女人眉眼温柔,“是有福气!如今还有这样的艳福可不是福气?”油乎乎的的手就要去拉扯。

  芸娘趁势轻拍了一下,“油成什么样了?怎么还往人身上蹭?越来越小孩子心性。”她软语娇嗔,“我就这一身能见人的衣裳了!”很是恼怒的样子。

  “几身衣裳值什么?”郑老爷子不以为然,“爷给你买就是。”

  “去!”芸娘轻笑,往门口望去,呈给老太太的午饭是加过特殊佐料的,这会子老太太和她闺女该是已经睡死过去了吧,“买了也不敢穿出去。”语气有些埋怨。

  郑老爷子呵呵一笑,女人嘛!也就这么点小心眼子,他把放兔肉的盘子像芸娘的方向推了推,“没别人,你也吃点!”

  芸娘轻轻摇头,“我不能吃,您吃吧!”一脸娇羞,眼神柔柔的能滴出水来。

  郑老爷子被看的心里一热,“没人看见,放心吃吧!”他也知道老太婆平时有多苛刻,芸娘平时是吃不饱的。如今偷偷给点吃食,也足以让她感恩戴德吧?

  “不是怕人看见!”芸娘眼珠一转,红着一张脸倚在老爷子肩膀上,压低声音附在耳边悄悄道,“我怕是有了!”然后偷偷观察老爷子的神色,这个孩子无论男女都是自己后半辈子的指望,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一定要保下来。她如今吃不饱,更不要说是吃点好的养养身体。平时活计也多,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养鸡养猪,洒扫除尘,都得做。她受的住,肚子里的孩子可受不住。早想对老爷子挑明,但一时找不到机会。刚巧三房那位钱氏送来了卤野兔,而孕妇是不被允许吃兔肉的,顺势话赶话的把事透出去就行。而钱氏肯定是知道自己怀孕的,她特地送来兔肉到底存了什么样的心思,她真不敢随意猜测。这郑家虽是小小的庄户人家,但当真是没有一般人。

  郑老爷子抿了一口酒,啧啧出声,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什么意思?一时之间面色就有些复杂。他是个男人,虽然是个老男人,但越是老,越想证明自己年轻。如今让这么个小女人怀上了身子,恰恰说明他还不老,还精神旺盛堪比年轻人!心头难免一喜。但他也是要脸面的人,都到了该有重孙子的年纪了,和家里的仆妇弄出个孩子出来,难免被人说嘴,心里又是一忧。他举着酒杯愣在那里,脸上的神色变换不停。

  芸娘心里冷笑,男人果然靠不住。她收敛神色,坐在炕沿上,伸出双臂,从侧面搂住郑老爷子的腰,把脸贴在对方身上,让人看不清神色。她的声音娇媚软糯,“那一年,我八岁,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爹就带我去城里。我知道,这是要卖了我,像娘说的,好歹能有条活路。那天,刚下完雨的地还有些泥泞,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爹的后面。草鞋的底子已经磨得滑溜溜的,我不小心就跌了下去。摔的浑身都疼。我爹就皱着眉头站在一边催促我起来。我心里就很难过,如今都要离家了,还不肯对我好点。这时候,身后伸出一双大手,把我拽起来,他可真有劲!我抬头一看,是个二十多岁的男人,长得真好看!穿着长袍,姜黄色的,腰上系着藏蓝色绣着鸳鸯的荷包。头发用木簪簪着。我那时候就想,长大了一定要嫁给这样的男人。后来,我进了一户大户人家,什么苦活都做过,慢慢的长大。太太要把我给当家的老爷当通房丫头,我不乐意!谁不愿意做正头夫妻呢?刚要拒绝,就见老爷从门外走来,也穿着一件姜黄色的衣服。我就想起那个人来,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为奴为婢的人,能遇见跟自己心上人相像的人,已经是难得的缘分了,还有什么要强求的。就这样过下去吧!只是没想到,好容易回到家,以为断了的缘分就这样续上了。我真的到了他的身边,他也不嫌弃我,肯要我这个残花--败柳,如今,我还怀上了他的孩子!我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多感激。”

  她抱着郑老爷子的胳膊又收紧了些,“您可知道!我心悦你!”她用脸蹭了蹭男人的脊背,很是信赖幸福的模样!

  郑满囤郑老爷子本就不服老,如今听了这样一番告白,心里就不由一软,真是个痴心的傻女人。

  芸娘面上娇羞,但心里却一片清明!刚才那段是曾经偷听一个得宠的姨娘向老爷倾诉的,她改了一些,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对一个对他情根深种的女人,男人总是狠不下心来。

  “生下来!”郑老爷子有些赌气的道,“生下来!看他们能拿我这个当老子的怎么样!”

  “老爷------”芸娘露出感激和动情的神色。

  门‘哐当’一声从外面推开,铁青着脸的郑陆凤站在门外,屋里衣衫不整的两个人唬了一跳。芸娘嘴角挑起笑意,来的真是时候。她转过头,背对老爷子,对郑陆凤露出挑衅的的目光。

  ☆、第62章 看戏

  第六十一章看戏

  郑老爷子坐在堂屋,看着下面的儿孙,虽然这样闹出来,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看看藏在身后,满脸信赖的芸娘,咬咬牙还是把儿孙都聚在了一起。以前挤挤攘攘的堂屋,如今只剩下大房和五房的人,一下子显得空荡荡的!心里就像是失去也一角,有些不是滋味!再想想芸娘肚子里的孩子,心里难免一动,莫不是这是上天对他的补偿。想到老二老三老四,不由心里一叹,或许真是和这几个儿子之间的父子缘浅吧!

  他摸摸脸上被老太婆挠出来的血印子,有些恼怒的瞪起了眼睛,真是越老越不识好歹!惯的!

  这个日子对老太太来说,根本就是晴天霹雳!活了大半辈子,老了老了,临了了,死老头子这样伤自己的心!

  这死老头子年轻的时候,那也是个风流人物,沾花惹草的事情偷偷摸摸的没少干过!那时候她假装不知道,心里也告诉自己,只要别带回家来,过些年,上了年岁就好了!果然等长子进了学,很有天赋的样子。他就收了心,老老实实过起了日子。虽然他这么做可能是想给孩子留些体面,但不管为什么,她狠狠的松了口气!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她特别顾念长子的缘故!正是这个孩子替自己留住了丈夫!

  老二老三老四过继出去了!她能不伤心吗?可是伤心有什么用呢?怀老二的时候,他在外面找了个相好的,都到了不避人的地步了,她心力交瘁,对这孩子难免不喜了些。等生下来,又恰巧出了砸死人的事,又是那么个长相,心里不欢喜也是有的!但到底是自己身上的肉,还不是辛辛苦苦的拉扯大了。老三老四是双胞胎,胎位不顺,生他们就生了三天两夜,险些把命搭进去。生下孩子在炕上躺了大半年。死老头子又耐不住寂寞找了相好的。这让自己怎能不恨!迁怒两个孩子虽然很是不该,但也没少他们吃,没少他们喝的养大了!也让他们读书识字,个个都出息了!生老五的那一年,老大刚进学,老五就是在两口子重归旧好的期盼中生下来的。她怎能不喜欢!

  她承认她偏心!但那又怎样!生了他们,养了他们,他们的一切都是她这个当娘的!

  即使他们再出息,再能耐,在外面再怎么人五人六,他们回到这个家里,还得是个乖乖孝顺的儿子!

  不就是想要他们帮扶一下自己的亲妹子吗?至于这么狠心,干脆撇下亲爹娘!

  全是些喂不熟的白眼狼!

  不愧是老郑家的种,跟这死老头子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看到藏在自家老头子身后的狐媚子,血直朝头上涌去!看向大郎媳妇的目光就有些阴狠!都是这该死的大郎媳妇,买了这么个狐媚子进门,她快步走过去,二话不说就扬起巴掌,“只吃不下蛋的母鸡!找了这么个贱货进门,不安好心的玩意,诚心想治死我,好拿捏大郎!我要休了你这忤逆不孝的东西!”郑老太太这会子全忘了,这孙媳妇是她娘家的侄孙女。

  赵红萤可不会乖乖的挨巴掌,她迅速躲开,“行啊!你让你的宝贝孙子写休书!离了老郑家,姑奶奶也不是嫁不出去!”她早受够了没完没了的指桑骂槐!没孩子就一定是她的过错吗?她还不受这份鸟气了!前些日子回娘家见了以前的闺蜜,她给一个行脚商做了外室,那才是真正的穿金戴银。上没有婆婆管束,下不用应付妯娌小姑三亲四戚。只要伺候好男人,一样的呼奴唤婢,体体面面!谁不羡慕!郑大郎二十多岁的人了,连郑青鸾那个丫头片子都不如!还整天不事生产,念两句酸诗就叫学问了!放他母亲的屁!一家子没本事就算了,好容易出了个有本事的三房,不想法子巴着不放,倒彻底撇开了关系。真是蠢货!没见二房都特特从省城回来了,说什么避暑!鬼扯!不是明摆着拉关系呢吗?那二郎听说萧家已经安排了差事,入秋就去京里当差!去的还是贵人扎堆的地方!倒时随便巴结上个贵人,还不青云直上啊!就连三房的女婿,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如今也是正正经经的官身!这些她都打听了!再看看四房,宋氏手上的金戒指这几天就没见过重样的!还不是三房偷偷补贴的!靠郑老四挑着货郎担子挣出那些首饰,还是等下辈子吧!就连五房,也是机灵的,临了把七郎塞了过去。不说吃饭不用管,这才几天,光新衣裳就新得了两身。读书用的笔墨纸砚,一年能省出多少银子?又是从小长在身边的亲侄儿,她就不信将来三房不给安排好前程!只有大郎这个蠢货,当日里软语求求当叔叔的,哪怕在衙门里谋个书吏的差事,也比现在混日子强啊!整日里什么狗屁文会,银子花了不少,红颜知己不少,就是正经事一点没有!这日子还有什么奔头!休了才好!休了未必没有好日子过!

  郑老太太没打着人,反被闪了一个踉跄。而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就这么干看着,由着个小辈这么顶撞自己!她不由的悲从心来,眼泪顺着老脸爬,想要大放悲声,却怎么也哭不出来!原来,真的伤心难过是这样的,想哭都哭不出来的!

  她这一辈子,喜怒全被个男人左右!为此,甚至和三个儿子离了心!如今,换来了什么呢?

  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男人背叛了!真的有了妾侍,要养庶子!

  不重视的儿子,过继出去了!再不会回来喊一声娘。

  从小捧在手心里宝贝的儿孙,就这么冷漠的看着!

  两个儿媳妇,眼里的幸灾乐祸她想看不懂都难!

  这些都是至亲的人!如今连一个为自己说句公道话的人也没有。

  只余下个老闺女,被他老子吓得如同鹌鹑,乖乖的缩在角落里!说到底,还不是害怕他爹真恼了她,不再补贴她!

  她又不由的想起去年冬天,她和村子里的妇人起了口角,钱氏和宋氏两个儿媳妇,那是不问对错就站在自己一边,轮番的把那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从此见了自己都绕道走!当时老三家的话是怎么说的,“谁管你为什么!让我婆婆生气就是你的不对!”如今想起来,怎么这么贴心!

  她有些悔恨,泪如泉涌,喃喃的念叨,“老三呐!你娘让人这么作践呢!你在哪呢?老四啊!回来看看,你娘如今过的什么日子啊!老二啊!二十年了!娘想你了!回家来吧!”

  郑老爷子心里一酸,两人生活了几十年,生儿育女,要说没感情,那肯定是假话!看到老婆子这个样子,老爷子难免心中一软,曾经也是儿孙满堂,如今就剩零星两个,这样的反差他怎会真的无感!

  老了老了!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儿孙是真的。

  又想起年轻的时候,两人曾经如胶似漆的日子。就这样磕磕绊绊,也过了几十年了。他看着眼观鼻鼻观心的儿孙,不免有些心寒,对自己的亲娘都这样漠视,对他这个当爹的,又能好到哪里去。一时之间就有些心灰意冷。他站起身,走过去,亲手扶了老太太,“老婆子,起吧!是我老糊涂了!你原谅则个吧。”这是低头认错了。

  老太太搭着老爷子的胳膊缓缓站起身来,没看他一眼,脚步踉跄的进了里屋,再没有声响。

  其实老两口子还真是错怪郑老大和郑老五了,在两人的观念里,男人纳妾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女人要是贤惠,自该为自家男人张罗。即便不张罗,男人既然主动纳了,也该欢欢喜喜的安排妥当。只有那些妒妇,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把这些个事情当作大事,要死要活的闹腾!如今这闹腾的人换成自家老娘,不发表看法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还能指责父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