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第62节(2 / 2)


  炸好的汤圆外皮金黄,米香嵌着油香,一咬便拉丝儿,里头的芝麻顺势流到舌尖上,甜得人口暖心暖。小儿们更是眯眼跺起脚来,口里奶声奶气喃喃:“还要还要!”

  御街东西两侧皆设游棚,沿街一直通到禁中玄武南门。至辰时,歌舞百戏开演,击丸踏索、藩国异术无所不有。游人人头攒动,随乐喧哗,观演听书,看口吞铁剑、鱼跳刀门,一派沸腾激昂。

  江记原味老卤、辣笋三丁同时上架,提前与各家分销谈妥了上元的活动。便见那游棚灯山之中时不时穿插着拉小车、悬彩灯,车上挂着红标竹筒的移动小摊。

  游鱼一般地穿梭,何处人多,那小车便停在何处吆喝上几声。

  无论古今,逢年过节最是人舍得花钱的时候。钱多的图个热闹,钱少的也取个安慰。江记的名声如今在京城算得上响亮,那些个游人听得吆唤,见是江记的新吃食,免不得要凑来看看。

  又见那标签上彩灯环绕,应时应景,心生出些渴望来。一边观灯山、看神仙故事,一边吃这市井小食,好似也不错?

  再听得大小竹筒各买两个,寓意成双成对,还送个带着江记标签的巴掌大的羊角灯,把持不住了。小娘子、小儿们动心最快,若是年轻娘子带着孩子的,就愈不用说,小儿吃两筒,自个嚼两筒。

  节庆嘛,该花就得花。

  外头是江记的新品移动促销小摊儿热热闹闹,铺里是旋炸的胖乎汤圆比预想更受欢迎。

  辰时至午时,炸得一刻停不下来。起先还能拿那精巧的小白瓷盘仔细叠着装,后来用不过来了,瓷盘陶盘薄木盘轮番上。到了最后实在是盘无可盘,干脆全数拿外送的箬壳来装。

  把那箬壳一卷成个锥筒状,比鹌鹑卵大得些的汤圆装九个,正好叠得冒尖儿,甜筒似地拿着,顶上别出心裁地撒上些许甜豆面,给根签子扎来吃。

  藤丫阿霍俩人一边包汤圆炸汤圆一边频频往柜台眺。心底正奇怪,这种吃法不应当是小儿喜欢的么,怎来的年轻郎君却越来越多了?

  忽听得江满梨给一郎君介绍:“可不是像花一样的好看么?郎君今日拿这束汤圆赠小娘子,必得倾心。”

  说着取一小截草绳在那锥筒上打个蝴蝶结,耳串一小方糙纸,便是江记外卖惯常挂的那个,把有戳的一面翻过去,指着空白处与那郎君道:“郎君写句赠言?”

  那郎君显然是个情窦初开的,被忽悠得三迷五道,耳根子红红地支吾道:“那就,那就请小娘子代写,呃,’愿见灯火阑珊处’。”

  “哈?”阿霍没忍住笑出声来,正好被进来取“几束”汤圆的江满梨听见。

  江满梨自个也觉得扯极,憋笑扭头看看排队的年轻郎君,转过头来比个嘘,压着声音笑道:“有情饮水饱,何况汤圆呢?我这是行善积德。”

  不等阿霍张口,目光忽然落在他耳根处,“呀”了一声,道:“阿霍你把耳根子翻开我看看。”

  阿霍不明就里,以为她又在乱联想什么呢,下意识捂住耳垂,警惕道:“阿梨姐休要乱来。”连藤丫也疑惑抬头,一副惊诧模样。

  “啧,”江满梨笑着跺了跺脚,“谁要乱来,让我看看你耳根子,快些快些!”

  阿霍半信半疑地松了手,把耳垂往她那处侧了侧。这回不等江满梨说话,藤丫先叫起来了,喜道:“阿霍耳后刺的墨消下去了?”

  话音落下,愣住的是霍书。

  “怎么可能……阿梨姐、藤丫姐你们莫要打趣我……”

  那墨刑刺上是要带一辈子的。江满梨虽说过他年纪尚小,长长或能消掉,又一直买药膏让他白天黑夜地贴着。可说实话,他心底是不敢奢望的。

  阿霍手有些犹豫着朝耳根后探去,一摸,才发觉不知何时贴着的药膏松开了一侧。

  后厨里没有镜子,江满梨反应快,打得两碗清水过来,拉藤丫帮忙端着一碗:“来,你一看便知。”

  一碗水朝斜后、一碗水在斜前,侧着眼觑前面那碗,水波抖荡,看得并不清楚,却也不难看出那刺眼的青黑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贴久了药膏、微微发红的皮肤。

  外头的郎君们等得急了,开始出言催促。江满梨拍拍阿霍的肩示意他莫要磕头,道:“先干活,午歇再哭。”

  阿霍破涕为笑,重新净了手,继续包汤圆。

  -及至戌正,江记的铺子里坐满了举着花灯来涮锅子的食客。

  灯多人多,为着安全,江满梨不得不出了个代存花灯的临时业务。帮食客把灯灭了、存在柜台,给个号牌,走时凭号来取,再帮着拿火折子点亮。

  一窈窕清秀的小娘子递过一盏鱼戏莲花灯:“劳烦铺主小娘子帮我收着,我用完涮锅就来取。”

  江满梨点头接过,见那灯儿粉莲点红彩、双朱戏绿叶,活灵活现实在好看,不由自主多看了几眼,称赞两句才舍得帮她灭了、拴牌放到柜台后头的高阁上去。转过身来,恰见那小娘子羞答答地往西堂一角望。

  江满梨目光跟着扫过去,咦,不正是晌午买汤圆那年轻郎君么?

  心底感叹着真是美景良辰,怎知一转头,那顶漂亮的鱼戏莲花灯突然亮堂堂地又跃至眼前。

  林柳一手托着灯,一手牵着马缰,风尘仆仆地立在铺门外。墨发束着马尾,沾了尘土的骑装还未来得及换,可四面八方的灯影打在他眸上,亮得不成样子。

  江满梨心跳蹦脱了一瞬,眨眨眼,忽然有些分不清是情是景。

  不是说上元赶不回来么?

  第78章 轻轻啜了一下(二更)

  酉正御驾亲临玄武南门楼,宣与民同乐,受跪拜,观左右军演百戏,是为正月十五上元灯会旧俗。

  故酉时一刻,御街至玄武南门前正设十丈长竿,上悬纸糊人物,披百花纤彩缎带,风动若飞仙下凡。又忙设黄帘御座于楼中央,左右扎黄罗彩帐,引乐人入内作乐,禁军执黄盖掌扇分列其外。

  官家于雍德殿用膳讫,披袍待发,内侍忽来呈大理寺查明贪墨案脏银运出京城一事的密报。

  娴娘子亲手端着金柈底剔红方漆托盘进雍德殿时,那密报就铺在案桌上。见了娴娘子,官家也不诧异,仿佛就等她似地抬眼拍了拍案桌,示意她过去坐。

  娴娘子莲步轻移,到官家身边跪坐下来,漆盘将落桌时,官家漫不经心把密报敛了敛。

  “臣妾给圣上送元宵来。”娴娘子垂眸不贪看,将漆盘里的青白釉莲瓣盏端出来。

  官家好简朴,见那小盏的五个莲瓣里正正好五颗团胖圆子,只撒一层不知什么细粉,朴实无华,却闻着怪是醇香。来了点兴趣:“方才杜锦送过一碗来,你又送一碗。”

  娴娘子莞尔,道:“锦娘子送的是锦娘子送的,臣妾这个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