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第88节(2 / 2)


  “反正以自己的身体为先,你继续看看,我先去实验室了。”

  程洵穿戴好防护用具之后,走进实验室,赶紧靠近李筠的位置,把自己在林皓身上看到的情况说出来。

  李筠也没有想到林皓居然看了几天资料就变成熊猫了,她不禁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林皓的样子,对方好像脸真的挺白的。

  估计以前的学习不用费很大劲,突然的变化让身体不适应。

  她看着程洵说:“那你和他说不用着急,再给他一周的时间,等到他半个月的学习结束之后,写篇总结,到时候我再看着给他安排任务。”

  程洵一听,也是顿时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的提议和李筠差不多。

  而且刚刚他也是这么和林皓说的,李师姐愿意再多给一倍的时间,这下子林皓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

  当林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的笑容瞬间龟裂,声音从牙缝中挤出来,有些咬牙切齿地说:

  “我不是说了自己可以完成的吗?”

  “师弟真的没必要强撑,你的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你今天回去之后就先休息一会儿,等身体恢复了再说。”

  程洵把自己需要交代的事情说完之后,转身离开了。

  只留下林皓一个人懊恼地站在原地,他觉得自己带给李筠和整个团队的第一印象肯定非常不好。

  想到这,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提前在李筠限制的时间之前,把一篇精彩的总结交上去,让所有人都为他的才华而惊艳。

  随后,他的视线牢牢锁定在桌上的资料,迅速落座,又开始之前那样沉浸式看资料,一边看,一边记录下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为之后的总结做准备。

  时间很快就来到两周后,李筠从实验室忙完之后,从程洵的手中接过林皓上交的总结报告。

  “我会尽快看完,你和林皓说我给他放两天假,休息休息再来研究所。”

  “诶!我觉得林皓听到这个话肯定会很开心,最近他的精神萎靡,看着状态就不好,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

  “那看来还是我忽略了他,没注意到这个情况,应该早让他安心在家里休息。等他回来我和他道个歉,你也回去休息吧。”

  “好,李师姐你也注意休息。”

  李筠点点头,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开始阅读林皓叫上来的总结报告。

  看着看着,她突然发现,这个林皓的行文脉络和他的外表、气质,看起来简直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看得出内里是个行事严谨、笔锋硬朗、对自我要求特别高的人。

  从里面的部分内容就可以看出,他不仅看了程洵给出的资料,自己私底下也有在研究各国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甚至她还能在里面看到自己之前发表在《物理学报》的论文,其他国外知名学者就更不用说了。

  风格成熟,和其他已经经验丰富的研究员差距也不大,的确是有被姜老师提前收入麾下的资本。

  而且之前看他看资料看到有了黑眼圈,应该也是努力完成总结的缘故,若是里面的内容能够更加充实一点的话,估计作为一篇文献综述发表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看着手里的东西,李筠仿佛看到了之前在张老师手下的自己。

  怀揣着这样的心情,等到林皓休假回来之后,她立即腾出自己手里的其他工作,准备和林皓详细地交谈一番,想要了解一下对方的思维和行动模式。

  林皓一看到角落里的李筠,脸上立马爆发出仿佛看到偶像一般的笑容,有点期盼地询问:

  “李师姐,你们之前在做的研究完成了?”

  “那倒没有,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间总是会有很多的困难,不过目前暂时还是处于熟悉阶段,暂时没有出现什么可以阻挠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今天叫你,就是特意想和你说说你总结的事情。”

  林皓看着李筠面对研究时冷硬的脸,紧张情不自禁地吞咽口水,担心地问:“是总结里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你就对自己写的总结这么没有信心?”

  “哈哈,那不是面对李师姐,能够自信的人很少吧?”

  进门的程洵听到这话,赞同地说:“林皓你这话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李师姐你对研究的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冷脸的时候,可吓人了。”

  “那你现在还敢开我的玩笑?”

  “这不是大家待在一起半年熟悉了,林皓可不知道李师姐你私底下温和的样子。好了,不打扰林皓学习了,我就是回来拿点东西。”

  说完,程洵立即拿到桌上的东西离开。

  办公室又恢复成两个人的情况。

  虽然刚刚程洵说的话是安慰林皓不要紧张,可是他一看到李筠攥在手里的总结报告,整个人都开始紧张起来,非常担心李筠接下来的提问的。

  可以说他的猜测没有错,李筠就是要借用总结里面的内容加深对于林皓的了解。

  “你这篇总体来说,是依据于我们小组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晶圆表面多层晶体管结构来写的,里面描述了不少国外该领域先驱的研究现状,不知道你在里面最喜欢的是哪一位学者?”

  第54章

  成功发表

  林皓想过李筠对于总结里面的内容会提问,但是这个问题还是一下子把他问倒了。

  他下意识地把眼珠子往上顶,思索了好一会儿,擦擦额头没有出现的汗珠。

  就在李筠以为对方就要放弃的时候,他突然出声了。

  “里面我最喜欢的学者是鹰国的罗伯茨教授,他是第一个开始尝试在晶圆上构造多层晶体管的研究者,对于往后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即使他们团队并不是第一个研制成功的。”

  闻言,李筠点点头,这个理由听起来还是那么回事,想来刚刚林皓应该是太紧张,没有很快想出来。

  接着,李筠又对其中的一些专业知识进行提问,并同时对着上面的一些内容进行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