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战国求生手册第10节(2 / 2)


  平原君走出大殿看向灿烂的星空,忽然生出了一股深深地无力感。君兮君兮,何如故颜……

  刺杀过后的第三日,平原君就带来了送赵姬母子归秦的消息。

  嬴政自然欢喜带着江宁一起去请唐平同归秦。

  别院中是沉闷的,空气中弥散着一股草药味。江宁有些迟疑心道,唐平的病还没好吗?

  推门而入,穿戴整齐的唐平正坐在案前书写竹简。

  “老师!”嬴政脸上是少有的欢喜,“我们能一起归秦了。”

  唐平放下笔,抬头看向两人。向来浑浊的眸子竟也明亮了起来,整个人有一种容光焕发的感觉。

  这下江宁心里越发觉得奇怪了。她试着询问:“先生在做什么?”

  “著书,打算让元春带去秦国看。”

  “老师可以到秦国去写,也不急于一时。”嬴政说道,“毕竟身体更重要。”

  唐平不接言。

  看着互动的师徒二人,江宁的心越来越沉。常言道,人之将死,则回光返照。

  趁着嬴政去给唐平拿药,江宁想要询问,可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怎么说出口。

  唐平却先开口,声音如海一般温沉有力:“我幼时跟随父母隐姓埋名躲避追杀,尝尽苦楚;少时辞别父母拜师求学,以求天理公道还我故土;学成之后又辞别师长,周游列国却见白骨皑皑人不如旧,便想效仿先祖荡平中原,祈求安居乐业。然而碌碌四十余载,狼狈归乡。如今能得一关门弟子,圆我旧愿,已然是求仁得仁。”

  她想不通唐平为何突然跟自己说这个,想装傻蒙混过关但偏偏唐平不肯让她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些话憋在心中许多年了,如今说出我很畅快。”唐平又道,“只是我得偿所愿,元春却羽翼不丰,婤夫人愚钝。思来想去,我只能将唯一的弟子托付于你了。”

  见唐平神色严肃,江宁心知这算是坦诚布公了。况且唐平之愿与自己的目的并不冲突,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唐平闻言终于笑了,在萧瑟的秋风中,唱起了一段歌谣。

  “凤兮凤兮[1],出岐山。其羽辉辉,安天下。天之蔼蔼,梧桐倒。凤兮凤兮,无乡归……”

  第14章

  唐平于当夜去世。

  对此江宁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她知道唐平撑到现在全靠一口气,现在气呼出去了,他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只是当她看到小陛下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渐渐地麻木接受的样子,又忍不住心酸。

  作为小陛下的身边人,她看得最清楚。唐平之于嬴政,犹如长夜火烛,他将嬴政带出了方寸之地,带他见到了天地浩渺。骤然失去至亲至敬之人,于一个九岁孩童而言实在残忍。

  她深吸一口气,跪坐在小陛下身侧,轻声说着:“小人已经拜托家宰去筹备丧仪了,里正也挑了一块宝地作为唐先生墓穴。”

  嬴政眺望远方没有说话。

  江宁同样安静地看向庭院。月色苍白,秋风瑟瑟,白幡幢幢,竟有种说不出的哀伤。

  “我本来想带老师一起归秦的。让他便能亲手实现自己的志向,重建宗庙告慰祖先了。”嬴政突然说道,神色怅然,“可他却拉着我的手说,他只要我平安。他说他撑着这么久就是想看我平安出来……”

  嬴政的声音哽咽。小小的人缩成一团,只是这一次唐平不会再来安慰他了。

  江宁伸出手拍了拍嬴政的肩膀。

  一阵幽风拂过,江宁仿佛又听到了躺平苍凉悲壮的歌声。她想,乳燕终其一生都会怀念与凤凰相伴的日子。

  长夜总会过去,明天也总会到来。晨光弥散在雾气中,金色的薄纱罩在院子中。江宁正提着食盒嬴政的房里走去,昨天小陛下哀痛没有吃饭,她怕人饿坏了,便起了个大早做了点食物给人送去。

  不过走得急,差点撞到人,江宁连忙道歉。好在对方是个好脾气的人,没有刁难她。瞧着对方轻盈的步态,让她不禁感叹,自己的仪态跟原装古人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知你难受,但你也要打起精神。”赵姬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过来,“先生将一番心血全都压在了你的身上,你切勿辜负他的心意。”

  “……我知道了,阿母。”

  门轴响起,江宁立刻俯身问安。赵姬瞧见了江宁手里的食盒,询问:“怎么这个时候就送来餐食了?”

  临近归秦,赵姬自是兴奋难抑,但她也没被喜悦冲昏头脑。为了不被寻到错处错失太子妇的位置,她要求身边人以礼制行事。很显然江宁在错误的时间送来餐食是要挨训的。

  “阿母,是我让宁送来的。”嬴政从屋里走了出来,平静道,“昨日未用哺食有些饿了,便让宁提前送来朝食。”

  赵姬细眉微蹙,想要呵斥儿子不守规矩,但又知儿子心情不好。最后只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我儿你要知道有许多双眼睛在盯着我们母子,莫要被他们寻到错处。”

  嬴政行礼:“孩儿知道了。”

  看着赵姬渐渐远去的背影,江宁松了口气,好险差点挨训了。

  “进来吧。”嬴政侧身让江宁进屋,又嘱咐道,“以后不要再做这些事情了,被人寻到错处,阿母又要罚你。”

  江宁一边摆放餐食一边回答:“饿着公子才是罪过。小人,额,仆只是挨一顿训斥,没事的。”

  嬴政被江宁一时之间没转变过来的称呼逗笑了,这是唐平去世后嬴政第一次眉眼舒展。

  “你总是有一肚子的歪理邪说。”

  江宁眉眼弯弯却没接言。

  归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出使队伍虽不庞大,但也令人惊叹。平原君和赵姬的车架居于中央,前有骑步混编开路,后有车步混编断后。再加上随行奴仆,大抵有二百余人出使秦国。

  真是大手笔啊,江宁一边打量着车驾一边感叹。不同于她的好奇,嬴政则是捧着竹简看书,神情沉静稳重,丝毫看不到在里中撒欢的皮猴样。江宁在心里叹了口气,又撩开车帘瞧着风景。

  从赵为抵御外地的城墙出来后,越走便越鲜有人烟了。平原君看了看时间,叫停了车队起火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