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战国求生手册第52节(2 / 2)


  但这倒是给了她不少自信, 也许有自己介入, 成蟜的小命就能保住了。想到这里,江宁这些天紧绷的心弦终于有了松动,她的忧心忡忡少了一点。

  成蟜的事情有了眉目后, 江宁也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了。郑国渠修建成功,监督官员一定会得到赏赐, 但是参与的普通人在付出劳动之后, 除了给的仨瓜俩枣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处, 未免有些不公平。

  一次倒是没什么, 可是之后秦国还会有各种基建。时间久了, 即使她对民夫的生活条件做了改变,也会引起黔首的不满。上下离心不是什么好事。秦国这个大树倒了,她这个小虾米好像也逃不过秦末的巨浪。

  江宁换了个手托腮,为了我的小命, 得想办法缓解矛盾。

  就在她想问题的时候, 江宁视线猛地一黑, 她的脑袋里立刻浮现出了“套麻袋”三个字。她连忙把丝织物从头顶扯下来, 惊恐地仰头看是谁暗算她。结果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江宁狂跳的心脏才慢慢地回归原本速度。

  “王上,大晚上突然这样, 会吓死人的。”江宁拍了拍胸口。

  身边渐渐有了另一个人的温度,她侧目看去,嬴政已经放下灯笼坐在她的身边了。

  “不如你,大半夜坐在这里,好似深宫鬼怪。”嬴政整理衣摆,“你这会儿又不怕冷了?”

  江宁这才注意到自己手里抓的丝织物是嬴政的一件披风,不得不说王族用品就是质量好,她的腿这会儿已经感觉不到瑟瑟秋风了。

  “王上关心我可以直说嘛,我又不笑话你。”江宁笑嘻嘻地说道,“不过对待心仪的女子就不要这么别扭了,万一人家误会了怎么办?”

  嬴政:“说得你好像很有经验一样。”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江宁说得坦荡。

  “真是我孤陋寡闻了,竟不知道你如此博学。”嬴政的语气平平淡淡的,不过江宁就是觉得那里不太对劲儿。还没等江宁品味出来话里的味道,嬴政已经到了下一个话题了:“你不睡觉在这做什么?”

  “想事情啊。”江宁双手撑在身后。

  “嗯?”

  “我在想郑国渠的民夫要怎么办?”

  “他们已经完成徭役自然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了。”嬴政不解,“这有什么需要想的?”

  江宁:“可是官员们有赏赐,但是参与其中付出劳动的人为什么没有赏赐呢?如果说是义务的话,官员干好工作也是义务,为什么还要赏赐呢?”

  嬴政了然:“你是在想法子替那些人讨赏。”

  “是也不是吧。我只是觉得有的地方不合理,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而已。官员们规划设计,民夫们付出劳动,少了任何一个郑国渠都无法建成。那为什么只赏赐官员而不赏赐民夫呢?法不是讲一视同仁吗?”

  “人总是贪得无厌的,撕开一条口子,便想把口子撕开得更大。奖赏会让黔首生成惰性,往后无赏赐而不做。”嬴政看向江宁,“民强则国弱。”

  江宁知道作为秦君的嬴政深受《商君书》的熏陶,对其中观点自然深信不疑。想要他做出改变,除非能让他看到结果,否则光说是没用的。

  不过人总是不死心,想要试试而已。万一呢,万一会发生细小的改变呢。她怀揣着这样的心情,半是开玩笑地说道:“牲畜过度劳累后都会拒绝劳作甚至反抗,更何况人非牲畜呢?我想只有奖惩分明得当,事情才会办得好吧。”

  嬴政并不否认她的观点。毕竟在《商君书》中还说了,奖赏会让勇敢的人更加勇敢,由此来说奖赏未必是件坏事。

  他并没有顺着江宁的话题说下去,只看向她好似感叹一般:“你的目光似乎总是停留在黔首身上。”

  “大概是因为我以前就是一个平民?”江宁笑了一下,“所以物伤其类忍不住将目光落在平民的身上。”

  “很多人都会嫌弃自己的出身,一旦可以脱离原本的身份,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脱离,并忌讳别人提起自己的出身,甚至疯狂打压同样出身的人。你好像不在意。”嬴政似乎想起了谁。

  “为什么要在意呢?黑的不会变成白的,出身不会因为忌讳而发生改变。忌讳只会让自己故步自封,无法自在。”江宁托着脸颊,半侧着身子,看向嬴政,“我又为什么要把自己陷入自苦的境界呢?”

  嬴政注视着江宁有一会儿后,说道:“你总是这样。”

  江宁回以笑容。

  嬴政慢慢地仰起头看着星空,淡淡道:“若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样看得开就好了。”

  江宁顺着嬴政的目光看向星空,疏远而宁静,让人的灵魂得到短暂的自由。

  关于嬴政睡不着的原因,她也有所猜测。能让他烦忧的只有赵姬。今日昌平君的话又一次戳中了他未愈合的伤疤,心口的疼痛令他无法安眠。

  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在现代还是上大学的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多也是辛苦了。不过生活是不会因为谁可怜就对谁手下留情的了,在这之后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

  江宁望着闪闪发光的星星在心里叹了口气,也是时候告诉嬴政赵姬和嫪毐的私情了。嫪毐是分化赵姬和吕不韦关系的关键,嬴政此刻需要这个关键。

  只是,江宁侧目看向望着星空的嬴政,只是有些不忍心看到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因此再次伤心而已。

  “怎么了?”嬴政注意到了她的目光,缓缓地转过头。

  江宁轻声道:“我只叹秋风萧瑟,总惹来无尽寒山意罢了。”

  晚风呼啸而过,卷走了地上的枯枝败叶,扯断了秋菊,惨淡的花香断断续续的萦绕在庭院中。

  第二天一早,江宁正在准备茶水,一会儿好带人端给正在议事的众人。隐约间听到有人提到了郑国渠民夫的事情,她愣了一下她没想到朝堂之中竟然还有人跟她有着同样的想法。

  不过徭役是国策,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一个合情合理的方案,乃至一个清晰可见的结果,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改变的。

  “我听说寺人说,长安君说夏太后体恤黔首辛苦,如今正值她新丧,当以满足她的心愿。对修建郑国渠的所有人都应当给予奖赏。”

  江宁愣住,她差点忘了国丧期间各国也会各种政令颁布,用于联系上下层。只是成蟜是怎么参与到这里的?一个猜测在江宁的脑海中闪过。

  “那王上同意了吗?”

  “王上没有表态。但相邦觉得既然是为太后祈福,也是好事。但也不能只让修建郑国渠的民夫得到太后遗惠……”

  江宁听到这里,眉头微微扬起。还真是会抢功劳,在吕不韦的一番操作下来,世人只会记得相邦心系臣民,反而都会忘记最开始提出这个意见的人。

  商人商人,到底是狡诈。

  江宁带领着宫人们慢慢地沿着两侧空出的小路奉茶。她跪坐在嬴政的身旁,将案上冷却的茶水换成了新煮好的热茶。当她准备退出时,治粟内使夏腾突然出声:“王上臣有言上奏。”

  江宁记得夏腾是夏太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专心做事,鲜少听到他在朝堂上的发言。这次出声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