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战国求生手册第78节(1 / 2)





  “……倒不是怕, ”江宁摸了摸脸颊, “就是还不太习惯而已, 一觉醒来就快要成婚, 感觉好奇怪,”她看向夷然自若的嬴政忍不住吐槽:“王上你还真是遇事不惊, 八风不动。”

  嬴政声音平平:“只是假的而已,何必紧张。”

  江宁哦了一声:“明白了。到真的时候,王上也会辗转反侧夙夜难眠,对吧?”

  然后下一秒,她的嘴就被嬴政用糕点堵住了。

  “寡人又不是毛头小子。”

  话虽然如此,但江宁觉得嬴政在口是心非,这个年纪的人都比较好面子。她懂,她懂。

  嬴政受不了她的眼神,斜视了她一眼:“尚书令的公务做完了吗?”

  江宁了然,立刻出了书房,不过临走之前还是忍不住说道:“王上其实说实话的话,我也不会笑话你的。”

  然后她就收到了嬴政的眼刀。不过眼刀的杀伤力不大,反而让江宁笑得更欢了。

  抱着草稿绕过几个长廊回到尚书署后,江宁听到下属抱怨最近一个月来的雪下得频繁,而且气温寒冷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来年的春耕。

  江宁记挂着这件事情,于是在把任务分了下去后,带了几个人去雍城走一圈,打算看看用不用制定应急方案。

  不得不说今年的冬天是真的冷,她刚一出去便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这对受到内乱影响最严重的咸阳城和雍城的黔首来说可不是好事。而且逐客令一颁布,官员发生调动后,更是没有人去注意这些黔首了。

  她一边记录情况准备汇报,一边派人去取自己的俸禄作为应急,又安排人去通知受到战乱波及的医坊早晚施粥。

  正忙的时候,下属附耳道:“大人,吕氏的人来找你。”

  江宁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名字。她眉头上挑,他们两个私交很好吗?这个时候来找她也太奇怪了吧。

  “没有回绝他吗?”江宁很清楚成蟜之死少不了吕不韦的推波助澜,她在心理上抵触对方。在听到对方主动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甚至觉得了结吕不韦性命的毒酒怎么这么晚?

  “下官回绝了。但是对方执意要见大人。”下属一脸为难。

  江宁蹙眉,什么事一定要见我?

  “大人是去还是不去?”下属试探地询问。

  “你替我看一会儿。若是半个时辰没回来,记得去找我。”江宁在思考片刻后,吩咐过后便去了。

  吕不韦的马车离得不远,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再次见到吕不韦的时候,江宁不免一愣,在她的印象里吕不韦都是高高在上,如今一见竟有一种火尽灰冷的感觉。

  两相对比之下,她反倒想起了那句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权倾一时的秦国相邦竟会落得如此下场。但这也是罪有应得,贪图了不该贪图的权力,终究会落得如此下场。

  “没想到尚书令还肯见我。”吕不韦似乎生了病,没说几句话便先咳嗽了起来。

  “只要吕先生想见我就一定会见到。我逃得了一次,也逃不了第二次。”江宁冷淡至极,“还不如见一次,免得麻烦。”

  吕不韦闻言笑了起来:“我竟不知尚书令也有直来直去的一面。”

  “先生何必顾左右而言他。你我心性如何,彼此早就心知肚明。我只想知道你执意见我所为何事?”她并不想同吕不韦废话。

  “你的性格倒也越来越像王上了。”吕不韦感叹,而后他从衣袖里拿出了一册书交给了她。

  江宁的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了那本号称一字千金的著作《吕氏春秋》。虽说吕不韦人不怎么样,但这本书绝对是一本著作。她本以为因为变故会导致这本书无法诞生,没想到它竟然悄悄诞生了。

  “王上厌恶我,自然对我的东西极力打压。此书耗费了我一生的心血,呕心沥血而成,实在不想让它就此蒙尘不见天颜。”

  到这个时候江宁明白了,吕不韦依旧坚持自己的理论,并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将此书上呈嬴政。被对方如此信任,她倒是令她有些惊讶。

  “先生所托非人了吧。”

  “尚书令是最合适的人选。”吕不韦转过头看向来取粟米的黔首,“现在秦国上下除了你以外还有谁注意到了困顿的黔首?”

  江宁顿了顿,吕不韦说得不错。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逐客令上,鲜少有人将目光落在流离失所的黔首身上。

  “兴仁义之师方能四海归一,暴力吞并后患无穷。”吕不韦眺望远方。

  江宁自然知道,快速吞并六国好比蟒蛇吞了鳄鱼。要不消化,要不爆体身亡。而历史也证明,秦国确实没能消化好六国,二世而亡了。

  但这不意味着她认同缓慢地蚕食。谁也不敢保证六国会在哪里冒出一个中兴之主,更别说嬴政之后还有一个胡亥大礼包。

  想到这里江宁的脑壳子都要爆炸了。求生最后一关必须确保嬴政的后继人是个有手腕的,能够威慑蠢蠢欲动的六国遗民,否则秦国倒了她也算求生失败。

  不过,她看向目视远方的吕不韦,这个人跟她说这些做什么?

  “王上年轻气盛,虽然性情稳重,但也总有冲动的时候。他需要一个拉住他的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到底是为了大秦还是为了自己,先生心里清楚。”江宁忍不住地反驳,“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无外乎是咎由自取四个字罢了。明明有那么多种方式谏言,先生却选择了最不体面。害得王上失去亲人,在列国丢面子。如今在这里说这些,不觉得可笑了吗?”

  吕不韦被江宁的一番话噎住了。

  江宁实在不愿跟吕不韦多接触,她抽走了《吕氏春秋》,面无表情道:“书我带走了。至于它在什么时候现世,我说得算。”

  言罢,她便转身离开了。在路过吕不韦的时候,江宁听到对方说:“如果先王还在的话,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江宁怔了怔却没有停下。也许吕不韦说得对,如果嬴异人多活一些时间,一切就会不一样。但一切没有如果,一开始选错了,就注定会失败。

  大约过了三日,江宁正和嬴政讨论黔首的安置时,寺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跪在地上:“王上,吕先生自言有愧于秦国,于昨夜服毒自尽了。”

  江宁愣了一下,这似乎历史上的时间提前了。她看向嬴政,只见对方停住了笔,一团墨点滴在了纸张上,似乎也对吕不韦的死亡感到惊愕。

  过了许久,他才一脸漠然地说道:“不愧是商贾出身,倒真是好算盘。”嬴政抬眼看向寺人,说道:“念吕不韦对秦国有功,准其以文信侯之礼葬于洛邑。免其子弟流放蜀地,圈禁洛邑非诏不得出洛。”

  她这才明白,吕不韦的狡猾之处。他也许看出了自己不死,他的盛名会害死整个吕氏家族;而他选择这个时候,以这个理由死,嬴政为了名声考虑,对吕氏一族自然不会完全不顾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