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战国求生手册第95节(1 / 2)





  嬴政:“所以余先生的先祖是周之臣民?”

  “回王上的话,是的。”那人说道,“实不相瞒,我的先祖准确地说,是秦民。”

  秦国的人?坐在一旁的江宁咋舌,这真是缘分啊。不过既然是秦国人,好端端的怎么跑到塞外定居了?我记得西边大多是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定然不同于农耕民族,会习惯吗?

  显然嬴政也很是好奇对方为何搬去了塞外定居。

  “这,”余先生稍作迟疑后,跪在地上讲述起了自己的身世。

  在他的讲述下,江宁知道了对方是秦穆公由余的后代,就是《谏逐客书》中所提的所说的“西取由余于戎”的由余,秦穆公的五大贤臣之一。

  穆公去后,余氏先祖因惧怕秦国的殉葬制度,故而又逃去了戎狄部落中,靠着走商勉强维持生存。虽说从秦国跑了出来,但余氏中人依旧想念故土,教育后世子孙某一天一定要回到故土。

  传到他这一世,许是苍天有眼。让他侥幸救了月氏使者,被对方视为上宾。从月氏使者的口中得知胡人骚扰的问题,又想起祖先常说秦国为胡人骚扰,故而想到促成两国结盟,凭此回到故土,实现族人的多年夙愿。

  “还请王上宽恕我等罪过,准许我等回到家乡。”余先生俯首,如果仔细看的话,他的手臂有颤抖。

  江宁想,这次回来对于他来说,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他能带着家人回到故土;输了,便是人头落地。

  而嬴政也没有辜负余先生的期待,他扶起余先生:“先生快快请起,寡人允许便是。”

  余先生愣怔,显然对此事如此顺利。他难以置信地询问嬴政:“王上不觉我等贪生怕死,乃是忘恩负义之辈?”

  “不,”嬴政摇了摇头,说道,“殉葬本就残忍,何况先祖将让贤德之人进入殉葬,更令人惧怕。求生乃是人之本能,先生一家依旧能记得秦国,愿意返回秦国乃寡人之幸事。”

  “况且先生一族远离家乡之苦,还能立了大功,寡人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会惩罚先生呢?”

  江宁温和一笑:“先生远离故土想必没尝过家乡菜,正值朝食,先生留下来一起用饭吧。”

  余先生眼圈发红,用袖子擦掉眼泪,行礼道:“草民……多谢王上王后!”

  那些颠沛流离,那些苦苦坚持,那些辛酸往事,通通凝在了这一拜中。他终于见到了家乡,回和家终于拼凑完整,十几代人的夙愿也终于在此刻得到了圆满。

  江宁长叹一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还能回到家是多好的事情啊。

  “你在想什么?”在余先生离开后,嬴政将茶盏推给了她。

  她接过茶盏,轻轻地吹了口气,抿了一小口后说道:“替兰先生感慨回家的道路艰辛啊。”

  “你想家了?”

  “没有人不会思念家乡的。”她看向窗外的天空,“不过我大概回不去了,所以会很羡慕能回家的人。”

  室内安静,徐徐的白烟从香炉中逸出。白色的花瓣在重力的牵引下,摇摇晃晃地飘落进室内。

  “不过,”她转过头看向嬴政,兴致勃勃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带着王上一起去我的家乡看看。那里是一个相对来说很轻松自在的地方,王上到那里的话,说不定会非常自在呢!”

  嬴政眸光闪动,过了良久才说道:“倒是要谢谢你还记得我了。”

  “不会忘记王上的,”江宁眉眼弯弯,“永远都不会的。”

  清风穿梭在竹林之中,又掀起阵阵涟漪,扰得湖中蒹葭不堪烦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一人坐在栏杆上,靠着柱子,好似一个狂放不羁的居士。他转过头冲端坐的人笑道:“太守觉得这句话如何?”

  南阳太守思忖许久后回答:“公孙先生所言甚是。还望先生转告秦王,腾愿意做攻入新郑的马前卒。”

  “太守明智,南阳郡有太守,乃是南阳的福气。”名唤公孙凼拱手,“那便请太守稍等些时日了。”

  南阳太守:“静候佳音。”

  出了太守府后,公孙凼便回到传舍,叫来身边的小厮:“去,传信给咸阳和邯郸,告诉王上和顿弱,南阳太守已经被我说服了。可以按计划行事了。”

  “是。”

  “前线如何了?”

  “回大人的话。王将军已经与李牧交战两次了,现如今李牧名声大噪,现有传言说,李牧不死,则六国安也。”

  公孙凼嘴角一勾,感慨:“一听就是顿弱那家伙的手笔,也不知道这位李将军能不能受得住此等盛名。”

  “对了,大人,顿弱大人有书信前来。”小厮从袖子里拿出信封。

  “这个时候给我写信干什么?难道想我了?”公孙凼自恋至极。

  小厮:“……”

  不过在公孙凼看完信后,不禁咋舌:“损友就是损友,认识你还是真倒霉。我人还没到邯郸,就给了我一个大麻烦。”

  虽然是个麻烦,但是能改变一个享有盛名的将领的心意,好像也挺有意思的。公孙凼注视着渐渐化为灰烬的信纸,老祖宗啊老祖宗,你可得保佑你的世孙马到成功,说不定我们名家还能凭此发达!

  第118章

  “我觉得应该先解决衣食住行, 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没办法解决,其他工作是无法推行的。”江宁看向对面的治粟内使,“夏大人粮食统计完毕了吗?”

  治粟内使翻开本子:“秦国本土的粮食已经统计完毕。不过韩国的粟米大多分散在权贵家中, 记载十分零散, 还需要些时日才能整理完整。另外关于韩国额人口统计也是虚数,恐怕也需要时间才能确定实际人口数量。”

  她颔首:“既然如此, 那先让布厂多准备些布料吧。”

  话音刚落, 桓齮的声音传来:“臣以为韩国地理位置特殊, 不得不防止其他五国动手帮助韩王复国。以免夜长梦多,还是尽快让南阳太守将韩王带回咸阳。”

  “将军言之有理,”嬴政垂眸看着韩国宗室的名单, “不过光是带回来一个韩王安并起不了什么作用。”

  她捏着下颌,看向嬴政:“王上所言甚是。这些人掌握着大量财富和土地, 韩国被灭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个人当大王而已, 并不会影响他们。反而会影响我们推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