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45章(1 / 2)





  真正的精锐需要多年训练,还有些无法直接传授,只有时间才能积累的经验,这些老兵还有发挥余热的机会。

  刘协赞同贾诩的意见,让他做一个详细的方案。

  比如如何进行常态化的义务兵征召、训练,要组建多大规模的志愿兵作为常备力量,其中有多少在京师,有多少在内地,又有多少用于远征。

  在商讨方案时,贾诩建议,召张济述职,顺便解决他致仕的事。

  刘协同意了。

  ——

  湘水。

  孙策与周瑜拱手作别,互道珍重。

  益州战事结束,周瑜将重返漠北,继续他的北方之旅。孔融已经在辽东等他,随时可以出发。

  “公瑾,虽然你不是第一次去漠北,还是要小心。万里征途,不能大意。”

  周瑜哈哈一笑。“伯符,多谢你的关心。不过比起我,你更要小心。南方多瘴气,即使太医署和南阳本草堂都花了不少人力、物力研究,还是难保万全。你我都还年轻,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必急在一时。”

  孙策也笑了,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急不来。”他挤挤眼睛,又道:“就和缘份一样。”

  周瑜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扬扬手,转身进了船舱。

  孙策大笑。

  他和周瑜亲如兄弟,知道周瑜中意兰台令史蔡琰。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蔡琰心有所属,对周瑜一点感觉也没有。周瑜矢志漠北,本身也有逃情的嫌疑。

  船夫解开了缆绳,扯起了风帆,客船缓缓离岸,向北驶去。

  周瑜从舷窗里露出脸,向孙策挥手告别。

  孙策一边挥手,一边对吴奋说道:“真没想到,公瑾还是个情种。可见这人虽然要读书,却不能读得太多了。女人嘛,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身体好、脾气好才是重点,要那么多学问干什么。想法太多了,反而麻烦。”

  吴奋嘿嘿笑了两声,没说话。

  看着周瑜的船消失在远处,两人转身正准备回去,一艘快船出现在视野中。孙策目力极佳,瞥了一眼,就认出是传递军情、诏书的邮船,立刻停住脚步。

  一会儿功夫,邮船来到孙策面前,靠了岸。

  背上插着三角彩旗的邮使钻出船舱,孙策就大声说道:“是南阳来的消息么?在下讨逆将军孙策,可为使者提供快马一匹。”

  邮使闻声,转头看了孙策一眼,赶了过来,拱手施礼。

  “多谢将军。敢问将军,骠骑将军可在城中?”

  “当然在。”孙策笑笑。“要不然,他还能去哪儿?”

  张济最近懒得动,从益州回来之后,就窝在临湘城里,连正常的操练、演习都不参加,全由军师丁冲、庞统等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