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0节(2 / 2)


  姜县令客套归客套,也不敢真耽误了他们启程的时间,寒暄过了,一群衙役将他们送出去十多里才回返。

  和姜县令分开后,陈庆之便骑着青驴到了马文才身边,将刚才那些向他磕头或行礼的人所为何事给说了,所有人都大有感慨。

  他们一路行出了十几里,可路上却还不禁频频回头看向背后的曲阿城。

  “我自出了门,只要行善心,从没有一帆风顺过。”

  祝英台骑着她的小青驴,突然对着身边的伙伴开口。

  诸人一怔。

  “要么就是好心喂了白眼狼,要么就是一片好心被人误解,甚至还会被人当做假惺惺、虚伪、分不清身份,还有人告诉我世道就是这样的,是我自己看不清太过天真……”

  祝英台终于一口气把自己受的委屈说了出来。

  “每当如此,我就情绪低落的不行。”

  他们都是从会稽学馆出来的,她经历过的事情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哪里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但无论行善多么让人痛苦,可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的善心能变好了,我就会很高兴。”

  祝英台笑得暖洋洋的。

  “我们这次帮了六百多个人,来感谢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可哪怕有百分之一、甚至只有一个人能改变了以后的命运,我就觉得是值的。”

  “那些人以为自己要挨打都要给马文才磕头呢……”

  她看着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一脸面无表情看着前方的马文才,做了个鬼脸。

  “有些人心里是明白好坏的,只是说不出来罢了,对吧?”

  作者有话要说:  至于这些“有些人”指的是谁,大家就笑而不语了。

  “就你话多,听着就聒噪。”

  马文才原本还硬撑着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可被祝英台一番话说得耳根有些发红,手中突然马鞭一甩。

  “我去前面遛遛马!”

  “马文才,你别跑啊!你倒是说说感想啊!喂!”

  祝英台大叫。

  “他被你吓跑了,哈哈哈哈!”

  小剧场:

  马文才:(纳闷)怎么我行个善,特么还要被吓得抱头鼠窜?人人都爱马文才到底爱在哪里?作者你出来,我们聊聊人生……

  作者:(坏笑)咳咳,谁爱叫一声啊,马文才抑郁了啊!

  第121章 暗度陈仓

  有些事情,朝廷开始正视了,和朝廷不闻不问,是两回事。

  之前皇帝被浮山堰的事情“吓”去了同泰寺,这浮山堰就成了人人忌讳不敢讨论的事情,可太子出宫、百官上谏之后,浮山堰之事就被拉到了明面上,虽然依旧还是忌讳,甚至半天拿不出一个章程,但毕竟开了这个口子。

  临川王出了那样的大事,短期内不敢再蹦跶,那些打着他名义敛财的恶官酷吏也只能收敛点,扬州买卖路引的事情再没有那么明目张胆,各地州县也敢壮着胆子接收流民了,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看着城外成片成片的人饿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无动于衷。

  而马文才他们一路北上,能感觉到的就是南下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南来北往的人,终于也敢说一说浮山堰的事。

  至少浮山堰,不再像是一个在地图上抹平了的地方。

  “南下的人少了,一定是有什么人安置了这些流民,而且来往的客商都说水退了,应该是有什么缘故。”

  陈庆之每到驿站一定回和别人闲聊,他不拘身份,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商人官吏都能说几句,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收集了许多的信息。

  “为什么地方上没有人报德政?”

  马文才听完后第一个反应是这个,“安抚收容流民是有功之举,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谁知道呢,也许行了非常之事不能上报,也许摸不清朝廷的态度,不敢以此居功……”陈庆之叹息道:“若是朝中将赈济流民当做德政,此事才能以德政上报啊。”

  马文才几人也只能感慨。

  后来越往北走,得到的消息越多,说是还在修浮山堰的时候,淮水下游的阳平郡太守崔廉就一直悄悄地在修东汉时期留下的一条长堰,等浮山堰破了,水往下游淹的时候,阳平郡的百姓大多逃到了地势较高的河堤上。

  后来那河堤被人为破开,水被泄入了洪泽地区,虽淹没了不少良田,可阳平郡附近却没有死太多的人。非但没死人,还在洪水中救了不少的人命。

  周边许多受灾郡县的百姓,也多亏阳平郡收容。

  只是这阳平郡太守和辖下四县的县令在那时候悄悄修汉堰,未免有些对朝廷大不敬,倒像是提防着随时破堤似的,所以这事就一直捂着不敢提。

  那汉堰被破开后也不知道淹了多少田地,虽说刻意将水泄入这些田地是为了救人,以免让上游汹涌而下的洪水淹死太清、永安、安宜、丰国四县的百姓,可这世道,田地大多不是百姓所有,而是庶族地主和士族高门的田地。

  尤其是这种靠近湖泽的灌溉地区,一定是被士族以“占田法”占的上上良田,这一淹一年的收成都没了,明年春天的耕种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耽误,这就是断了别人的财路。

  那些士族不见得就舍不得这些田地里的收成去救百姓,坏就坏在这太守在士族中也是个异类,是亲庶人的,这一次先斩后奏先淹了别人的田地,然后才出面去道歉,谁也不是傻子,对这太守恨的咬牙切齿。

  用他们的家产去博他的名声,又怎么能不恨?

  再加上阳平郡能力有限,自己虽没遭受大的损失可损失也不小,还收容了第一波最艰难的灾民,实在也无力再继续收容,也不敢再宣扬这里还不算受灾严重。

  这时代消息原本就不通,士族和庶族的地主们不愿宣扬崔廉的“美名”,崔廉也不愿再有流民源源不断的往这边涌,所以阳平郡做了这么大的事,竟没有多少人知道。

  但现在只是情急之时,全郡上下的士庶人等、流民百姓都需要崔廉主持政务,一旦灾情过去,水完全退了,就以崔廉做的事,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