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章 第一〇 枯树出新芽,何处觅封侯(中)(2 / 2)


况且刘涚也要将咸阳城发生的事情告诉胡立等人,虽说他们几乎没有亲人还在咸阳城,但事情却跟大家伙都有关系。

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功夫,刘涚带着杨再兴去看过高宠之后,并没有去找高玉娘和王重阳,而是带着三个孩子直奔后山。

虽说从高家庄后庄门出去就是后山,但对于刘涚来说,这还是他第一次来。

高家庄整个庄子就是依山傍水,而这后山,就是高家庄“依”的山。要说高,自然比不过泰山、嵩山、峨眉山那种名山,但刘涚站在下面估计净高也是在千米左右,不是这样的高度,也无法营造出小范围的气象条件来,山上也很难出现山泉,滋养山林野兽。

从后庄门有一条可容三骑并肩的小路,弯弯曲曲一直蔓延往上。刘涚注意到这条硬土路上马蹄印密密麻麻,必然是胡立等人每天上山下山,战马踩出来的。为了避嫌,胡立等人骑来的金人战马都没有养在高家庄里,而是养在山上的。

“走吧,干爹,两柱香就到,很近的!”

听到杨再兴天真的童音,刘涚心中不由的暗笑:还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更有活力,像是在他穿越前,两柱香的时候走山路,不知道多少城里的孩子会哭着喊着找爹妈抱的。

就连杨再兴都能兴致勃勃的走下来,就更不用说十多岁的高国和高安这两半大小子了。刘涚跟在三个孩子后面,看他们一路摘花扯草,撵鸟捉虫,一股悠闲自得生活心境油然而生。

行到一炷香功夫,前面的杨再兴跑回来,指着半山腰让刘涚看。

顺着杨再兴指的方向,刘涚洗洗辨识,果然看见在密林里露出几个角的木屋,按照杨再兴的说法,那些木屋就是胡立等人修建的,如今众人没事就在扩建山上的木屋,说是等将来兄弟们多了,有地方住。

“兄弟们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话从杨再兴口中说出来,刘涚相信绝对是真的,但他却不能理解这话的意思,追问杨再兴是谁说的。

“是柴胡说的啊!他也是听他哥,柴大哥说的,好像他们在商量,要柴大哥联系他旧时的一些朋友,如果没有去处的话,尽管来高家庄住下,大家好联手抗金!干爹,再兴现在每天苦练,就是想早日长大,好跟柴胡他们一起抗金呢!”

童言无忌,杨再兴的话却是让刘涚微微皱起眉头。

“走吧,才刚到一半是不是?”

“嗯!”杨再兴再多聪明也就是个孩子,如何能够猜到刘涚的心思的,跟高国和高安又疯跑起来。

其实让胡立他们住在这后山也是有好处的,刘涚一边走一边观察山势。当年决定再此定居的高家先人肯定是个经验丰富的军事家,否则岂会选出这般好的地方?

高家庄外就是一条大河,水势平缓但够宽够深,世代居住的高家庄人一有空闲就会搬来巨石灰土,对河堤反复加固升高,站在半山腰看,围绕高家庄的大河像是一条宽宽的绿玉带子,呈半圆形将高家庄以及刘涚脚下的山围住,只需要扼守几个点,就极难被贡献!

此时虽然不是洪水季,但河堤距离水面差不多有三丈高下,这样的高度即便是遇上百年千年的洪水,怕也是能够保住高家庄里的安全。

即便是遇上特大洪水,河堤难以支撑的时候,高家庄人也不是没有退路,他们的退路就是刘涚此时脚下的山!

这山上有林有泉,有飞禽有走兽,极端时刻让全庄人待上一两个月也不成问题。高家庄有一条庄规,刘涚曾经听高玉娘说过,那就是严禁到后山打猎烧荒,尽量保持后山的自然状态。

当时刘涚不明白,现在将所有的因素综合考虑,顿时明白何以高家祖上会有这么个奇怪的规定。

只要保持好这匹大山的自然状态,凭借大自然强大的自我恢复和修正能力,即便遇上特大的灾年,高家庄的人也能依仗着这么一座大山的物产渡过难关。甚至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一样。

“干爹,到了到了!柴胡,柴胡我看见你了。别在树上装猴子,我干爹来了,你还不赶紧下来!”

杨再兴的声音才刚刚钻进刘涚耳朵,一阵树叶子哗啦啦作响的声音就由远至近,从刘涚头顶传来。

刘涚一抬头,正好看见一条黑影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