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0节(2 / 2)

  九娘却在苦苦思索着,熙宁元年的秋冬天,她到底记下了什么?秋天节日多,立秋、秋社、中秋、重阳、天宁节、太后寿辰,她常出入宫,受过赵栩娘亲的特意感谢,也听到了郭太妃的秘事。然后冬天最大的事莫过于她陪着太后去巩义祭扫皇陵,五帝六陵,十几座皇后陵,百座亲王宗室墓,名将勋臣墓,连着十多天,方圆六十里,车驾人马不停,祭扫香火不断,人人都精疲力竭。她有些什么感慨,也只是稍作记录而已,但她就是从巩义回京后才生病的。这两本札记和她的病有无关系?和二房前来“帮忙”又有无关系?晚诗和晚词又因此遭殃。

  九娘现在绝不会认为那两本札记是“丢”了。可能看到她札记的,应该只有家里的人。

  九娘转过头,想起刚才书房门口似铁塔一般的高大身影。高似,当时已经是家里的人吧?想起当年苏瞻所说的高似入狱的原因,九娘柔声问苏昉:“阿昉哥哥,不知可方便让阿妧翻阅一下表舅母的札记?”

  苏昉略一思忖:“阿妧你随我来。”

  ***

  苏瞻带着陈青进了书房。陈青背着手,细细在书房里转了几圈,点了点头:“和重你还有这样一个好地方,真是让我羡慕不已。你这院子、仆从、这间书房,都刚刚好,待我解甲归田,无非也就是想有一处桃花源而已。”

  苏瞻苦笑道:“惭愧,这里都是阿昉他娘以前带着人打理的,多亏了几位忠仆得力。这些年我也只来过几次。”

  两人落座后直奔主题。

  “高似明日就出发去女真部帮忙,只要契丹一乱,无暇挑衅,汉臣兄你只需专注掌控西夏战事即可。”苏瞻坦然相告:“阮玉郎一案,太过惊世骇俗,高似暂时不在,还请汉臣兄派两个亲信可用之人给我。”

  陈青点头:“我有个可用之人,叫章叔夜,已经下令让他从杭州赶回来。只是和重,你这般挑起女真和契丹的战事,可千万要谨慎,毕竟契丹是我大赵的盟国,这等毁诺之事----”

  苏瞻端起茶盏:“寿昌帝年岁已高,契丹南院大王北院大王都是雄心勃勃之人。皇太孙虽然入宫抚养,却始终未明确继位之人。这两年榷场争端也多,为了契丹马,出了好几条人命,都硬压下去了。虎狼在侧,苏某只能未雨绸缪不择手段了。”

  陈青叹了口气:“阮玉郎的身份,待六郎去了上京,应该就能推断出来了。”

  “对了,高似明日北上,正好可以先护送燕王殿下去青州。”

  陈青点点头:“我也派了些亲兵护送他,有高似在,自然更是稳妥。和重兄可想过和张子厚携手——?”

  苏瞻笑着摇摇头:“他和我,私怨颇深,如今政见也不同。但我自然还是希望燕王殿下能把他平安带回来。不瞒汉臣兄,和重私心颇重,推荐孟在去北军,建议你交出兵权,也是希望顺遂了太后的心,缓解一下太后和官家两宫之间最近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实际上,你退,燕王也才有一争之力。”

  陈青抬起眼,笑了:“我记得你是上书拥立吴王的。”

  苏瞻也笑了:“现在我也还是拥立吴王,以后也是。”

  陈青不语。

  “昔日太-祖雪夜问策,太宗三请赵相,德宗对寇相、包龙图言听计从。汉臣兄,吴王他日不会左右二府文武国策,可你外甥燕王,却是眼高于顶桀骜不驯的人哪。”苏瞻坦然相告:“今日和重虽和汉臣携手相商,若汉臣执意要为燕王铺路,他日难免各走各路。”

  陈青站起身,掸了掸袖角,笑道:“无妨,且走且看,且想且定吧。也许有朝一日,你会变了主意。六郎的性子,若是你所说的这样,那八个孩子恐怕结不成社。他是什么样的人,我清楚,你家大郎只怕也比你清楚。反正我陈汉臣是不可能改主意的。我这个人呢,爱护短,燕王是我外甥,他想做什么就做,想争什么就争,我这个舅舅总会帮他到底!今日我们叨扰了,告辞!”

  苏瞻没想到陈青为了赵栩竟然一言不合就拔腿走人,刚要出言挽留。陈青却已走到门口,笑着回头道:“还有什么事,咱们到都堂说就行。”

  苏瞻才发现,陈青这人,真不好搞。

  作者有话要说:  早晨打开窗帘,看到极其浓厚的雾霾,只能默默拿出口罩、帽子。

  到了老作者这个年龄,会不断体验身边人的生和死。纵然已经淡然待之,心情还是不免会受到影响。

  希望自己和每一位朋友,每一个看文的天使,都爱护自己,嗯,就不说多喝水了。

  谢谢林中飞行的小剧场和你热心的营养水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