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5章 游说魏国(1 / 2)


决定之人,恰恰是张仪自己。

这次谏言,如果张仪谏言得当,便能在群臣中站稳脚跟。

可要是纸上谈兵……

那就不能怪别人了。

你自己废物凭什么让大臣们尊敬你?

于是乎,在众目睽睽之下。

张仪慢慢的走出队列,恭敬的举手作揖行礼,却没有跟诸葛亮似的简单明了,反而请谏道:“张仪请谏,出使魏国。”

“出使魏国?张子何意啊?为何朕要与齐国开战,却要派人出使魏国?”

本以张仪附议,未想其出言搅局。

刘协顿时来了兴趣,想要知道,张仪此言,到底是为了什么。

“禀陛下,各位大人,张仪之言并非儿戏,乃是此次伐齐,势在必行,然若要伐齐,我大军东出之际,万一魏军趁机发难,我大汉国土虽然无忧,可远征将士势必腹背受敌。

若齐国到时派遣使者与魏国联盟,剪灭我军东出主力,利用我军与齐国联盟,常言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因此张仪建议,出使魏国,瓦解他们的联盟之意,转而横强伐齐,事成之后割让一半利润,谁重谁轻,望陛下定夺。”

自信的说道,张仪无愧顶级纵横家,无论是见地还是目光都要比武将跟谋臣要远见很多。

武将伐战,谋臣伐谋,而相家伐交。

刘协听到这,暗暗点头,索性冲众人问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诸葛亮附议。”

“臣刘伯温附议。”

“臣魏征附议。”

“臣李靖附议。”

众位大臣随即纷纷附议,刘协心满意足的大手一挥:“好,张仪择日出使魏国,目的只有一个,堵住他的嘴,让他吃寡人施舍的食物!”

与此同时,魏国兖州东郡。

曹操手中捧着竹简站在一众文武面前,举了举竹简问道:“众位,齐国反间大汉不成,现如今天子正调集重兵打算伐齐,依各位看,咱们要不要凑个热闹?”

“君上,司马懿谏言,让他们打去,坐收渔翁之利。”

拱拱手,司马懿给出自己的想法。

曹操也是那么想的,于是正打算说话。

忽然,外面的校尉闯入进来,跪在众人面前喊道:“君上,汉使张仪求见。”

“汉使?让他进来吧。”

不解的摆摆手,曹操不明白张仪这个时候怎么会来找他呢?

于是等到张仪站在下面作揖时,曹操便开口道:“听闻张子伶牙俐齿,一张嘴更是巧舌如簧,堪称当代秦相(张仪是秦国的国相)一张巧舌更是换地东吴,双方修好。

不知今日张子前来,是想说些什么?与我魏国修好还是要伐我魏国?”

“哈哈哈哈,久闻魏君乃是当代枭雄,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张仪此次前来,一不为交好,二不为开战,乃是给魏君送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