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7)(2 / 2)


  约半月后入秋之时方开朝,房丞相却突然表奏听审,其发妻孙氏近来形迹可疑,与妄想反萧复启的前朝余孽党羽隐有牵扯,要求彻查。

  帝允,命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审查,终查出孙氏乃是前朝皇室之后,自封公主,自一开始接近还只是状元郎的房丞相便是另有图谋,还查出其背后组织与先帝之死亦有牵扯。

  孽党伏诛,房丞相自摘官帽意欲引咎辞职。

  皇帝仁慈,念其对孙氏所做之事皆不知情,为官多年兢兢业业不曾懈怠半分,改制推进新税法更是劳苦功高,虽有疏漏致使机密泄露、布防图被偷、刑部被劫,幸而未造成多少损失,又大义灭亲揭露此事请求彻查。

  故只降职发配沧州又罚俸三年,驳回辞官之陈词表奏。

  如此五年后,终得以还京述职,再度挂相。

  还京当日,帝率百官亲自出城数里迎之,曰:朕之左膀今日复归矣。

  房丞相当即泣不成声,跪地谢恩久久未起。

  只是房丞相虽官复原职再次得以重用,曾被誉为小甘罗的其子房观彦却是被逐出族谱抹除名姓前途无望。

  但这已经是房丞相能为他求来的最好的结果。

  房观彦当时已有十四五岁,少年本骄傲的背脊硬生生被打碎折弯。然他知其因由,心中悲戚却怨无可怨,也只能无可奈何随师远走他乡,自此数年不得归。

  而世人只知唐公之徒子固,千金欲求他一幅字画,以为他随师姓唐,哪里得知当年《讨胡试檄》意气风发的房观彦。

  今日之景与当年何其相似,一样的群起而攻之,一样的有一人为他申辩。

  只是那日的是父亲,今日的是殿下。

  不过此事周承弋暂且无从得知,他只能怀着一腔心思安静的站在一旁化身懵逼的猹,试图把瓜吃明白。

  房观彦坚定的回上首,断言道,陛下,房观彦是生养于萧国沃土的子民,此生甘愿庸碌无为,也绝不会做那通敌叛国不忠不义之事。

  望陛下明鉴。他字字铿锵。

  皇帝垂眸喜怒不辨的瞧了他须臾,突然开口道,当年朕问你的那个问题,你还是一样的答案吗?

  是。房观彦抿了抿唇,声音微哑带着几分艰涩,草民生母有负于国,有负于君,有负于吾父,有负于这江山社稷,可唯独于草民只有恩而无负矣。

  天下诸君皆可厌弃之,唯独草民不可。他苦笑了一声,又道,若草民真罔顾人伦孝道做出那等割血还母之事,陛下与诸君只会看低我,怎容我在此放肆。

  周承弋听到一半大概明白皇帝当年问的什么话了,估计是同割席相关的问题。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寻常的难事便能叫恩爱夫妻离散,更莫说是弑君造反此种要杀头的事情。房观彦无辜受累,却并未同生母割席,而是以选择独自承担其责任,这种坚韧可见一斑。

  其实非要说还有点傻。便是你只是嘴上说割席,他人也窥不到你内心所想,又何必如此固执呢。他不相信房观彦这么聪明会想不到,更是因此,周承弋才更觉佩服。

  周承弋余光还捕捉到房丞相神情复杂又欣慰的点了点头,眼中含着一汪雾水,赶紧仓促的撇开头去用袖口擦了擦。

  沈太师也看到了,悄悄撞了他肩膀一下,露出揶揄的眼神。

  周承弋眉梢一跳,突然觉得房观彦应该稳了。

  这边皇帝又问了句杀人诛心的话,这些年,可曾怨过?

  既知其因,如何怨憎。房观彦依旧非常诚实朴素的回答了问题,甚至还反问了句,倒是陛下,可曾怨过?

  皇帝意外的挑起眉:想听真话?

  房观彦抬头飞快的扫了一眼圣颜,似乎是确定了什么,周身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陡然散去许多,整个人都更加光亮许多。

  他摇了摇头,如实道,陛下若怨,臣也只能认命。

  皇帝笑了,都已经自称为臣,还说什么认命。罢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俞卿最是护短,他既瞧中了你,朕从中作梗,怕是要遭到俞卿埋怨,反倒不美。

  俞仲翎不慌不忙的开口,臣不敢。

  皇帝不客气的揭穿他的敷衍:嘴上说着不敢,转头就来朕这哭诉无人可用要请辞,这向来是你擅长的。俞仲翎能屈能伸,有着文士的才气,却无文士的傲骨,为人机敏会来事,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没有他不敢的手段。

  堪比三国贾文若是也。

  朝中市井,泼皮无赖之流。皇帝揶揄的喊出他被朝中对手安上的名号。

  陛下英明。俞仲翎对这个评价欣然应允,一边给房观彦使眼色。

  房观彦难掩喜色的上前谢恩,眸光流转间,眉眼的锋锐之气越发的明朗难档,令人都不敢逼视。

  沈太师捋着胡子笑问房丞相,你家小子落到俞泼皮手里,丞相公心中滋味如何?话语中还带着两三分试探。

  房丞相见皇帝并无不妥,遂配合的叹气,五味杂陈。

  得了便宜还卖乖。皇帝笑起来,其他人也只能附和的笑,方才还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圣上金口玉言,已然再无回旋余地。其他还持有反对意见之人也只能识相的跟一句,陛下英明。

  皇帝挥了挥手,朝臣们如潮水般退去,周承弋这个站的只比皇帝低的皇子自然是最后的,自然随着沈太师等重臣一道,却听房丞相被留下。

  周承弋眨了眨眼,决定在外等一等当事人,把这个惊天大瓜给理顺了,没想到一转头房观彦就站在他跟前。

  房观彦谢殿下三番举荐维护,无以为报,他日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殿下尽管吩咐,我必当全力以赴。这容貌极盛的青年认真的说着,再次深深鞠了一躬行礼。

  言重了。周承弋赶紧伸手扶起,笑着道,是你值的。

  待人皆尽数退出听政殿,房丞相一撩官袍便跪了下去重重叩首,臣谢陛下恩典!

  朕有何恩?不过都是顺水推舟。皇帝说着叹了口气,云郁,朕早前便想同你说这些话,只是不曾找到合适时机。那一案已过去十二年之久,逆党尸骨都化作尘土,已经了却许久,何必再耿耿于怀。

  云郁是房丞相的名字

  你当年许诺此生再不续娶,朕便当从不曾听过。

  当初孙氏一案尘埃落定后,房观彦离京时主动承诺了两件事:一是遣散房家族人,再不通往来,从此只做纯臣;二是再不娶妻生子。

  房家家风严谨,绝不纳妾,唯一的儿子已经逐出门下,因此可以说无异于是断子绝孙的狠话了。当时在场之人闻之无一不顿首掩面,倍感惊讶又动容。

  这也是为什么房丞相官复原职一事,朝堂之中多是称颂之声。

  房丞相沉默片刻却是道,回禀陛下,请恕臣难以从命。臣之诺,即是许给陛下,亦是许给她的,当年互许终生之时我答应过她,此生只执一人共白首。

  皇帝忽而想起当年孙氏被下狱后,久久不愿言语,后丞相去见了她一面,孙氏一夜白头,认罪招供。

  果然就听一声轻笑,他的臣子低声喃喃般的道:她已经做到,臣怎么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