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17章(2 / 2)

  时间一晃,新年就要到了。

  腊月二十一,黄月英派人通知张氏、甄宓,天子要来阿房宫旧址考察,你们准备一下。

  张氏倒没什么,只是想着明天该穿什么衣服,要化什么妆容。甄宓却有些乱了方寸,别人不清楚,她却是了解的,家里安排她离开中山,可不仅仅是为了婉拒与袁熙的婚约,还有将她送进宫的想法。

  “贵不可言”的命相,决定了她不可能止步于做一个普通人。在河东滞留半年,与其说是陪伴张氏,倒不如说是有意的躲避必将来临的命运。

  她躲得掉么?

  她应该躲吗?

  她不清楚。

  但唐夫人的话,无疑让她对那个曾经无限向往的地方产生了莫名的恐惧。

  她失眠了,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眼晕有些黑,精神也有些不振。

  ——

  刘协登上高台,视野突然开阔起来,远处的长安城、建章宫一览无余。

  更远处,是连绵的群山。

  难怪那么多人的建议迁都长安。

  关中的地形真的非常适合防守,在心理上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心,不用担心外敌轻易打到面前。

  估计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将渭水之盟看作奇耻大辱,一定要东突厥赶尽杀绝,以雪前耻。

  知耻而后勇,李二是被一步步逼成了一代明君。

  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如此。不成明君,便是笑话。

  由董卓扶上位,不见得比李二动手抢好到哪儿去。他几乎能够想象得到,一旦士大夫们觉得利益受到了损坏,必然会有人跳出来怀疑他的皇位合法性。

  但是,老子不是李二。降维打击的武器在手,不怕你们跳,就怕你们不跳。

  跳出来才好收拾嘛。

  我可没什么心理负担,也不想委曲求全。什么生前身,身后名,主不在乎。

  想到得意处,刘协忍不住笑出了声。

  “陛下?”身后传来怯怯的声音。

  刘协一愣,转头一看,见黄月英站在一旁,身后还跟着几个年轻女子。这些年轻女子都穿着轻便的窄袖胡服,脚上蹬着小皮靴,妩媚中不失干练。

  “这便是你筹建讲武堂的队伍?”刘协笑道。

  “正是。”黄月英将甄宓从人群中拉了出来。“她就是中山甄宓,年纪虽是最小,能力却是最强,尤其是会计,又快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