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战国求生手册第112节(1 / 2)





  “好了,你这幅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吃了你似的。”嬴政无奈地看了她一眼,随后问道,“岁欢如何了?”

  “已经睡下了。”她说道,“一会儿陛下回传舍,记得把她一起带回去。”

  “你不跟我一起回去?”

  “虽然很想跟陛下回去,但是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呢。”江宁摊手。她张望了一圈,没看到扶苏和子婴,故而询问,“扶苏和子婴也休息了?”

  嬴政嗯了一声后,拿起一张状纸,边看边说:“我已经以彻查逆反为由,让李信和王贲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齐境了。”

  对于这一点江宁并不惊讶,要想围剿齐地的人除了他们在内部发力外,还要从外围调兵镇压。而李信和王贲又先他们一步到达燕地和楚地,其中缘由一猜便知是为了去调兵。

  “不过你这次的法子未免危险了些。你身边的侍从也就那么几个人,若是他们来得人多了,你要怎么办?”嬴政话中饱含担忧。

  “当然是跑啊。”她笑了一笑,说得自然,“打不过就跑。那个地方的地形我早就让人打听清楚了,不然我怎么敢选在那里。我答应了陛下要保证自己安全,自然会信守诺言的。”

  “……”嬴政沉默半晌后,评价她,“狡兔三窟。”

  她笑道:“我就当陛下是在夸我了。”

  嬴政摇了摇头,又嘱咐:“下次行动前告诉我一声,我不想再从别人的嘴里听到你经历了什么。”

  “是是是,铭记在心,铭记在心。”江宁竖起手指发誓,随后她又问嬴政,“今日的论辩如何?”

  嬴政放下了状纸,按了按太阳穴:“不及你这里一帆风顺。僵持不下,未见令人拍案叫绝之言。”

  “陛下不必着急,所谓辩论有来有往才好,这样才会让最后的定论振聋发聩。”江宁给嬴政倒了杯水。

  “你这次的把握倒是大。”嬴政接过水抿了一口。

  “历史的走向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胜利早就倒在了我们这边。现在等待便好。”她喝了口茶水后,说道,“话又说回来,我这里也未必一帆风顺呢,陛下。”

  “哦?”

  “大概明天就有动静了。”江宁抽出一张状纸,感叹,“要好好的准备准备吧。”

  “可需我帮吗?”

  “没事,我能应付得来。”她冲着嬴政眉眼弯弯道,“陛下明天等我好消息就是了!”

  嬴政见她有把握,便说道;“那我拭目以待。”

  “保证不让陛下失望。”她拍胸脯保证。

  事情也确实如她所料,在第二天天亮便有儒生来为罪犯求情。

  “大夫仅凭商贾的信口开河便抓了诸多儒生,这不公平!”

  “对!我等不服!”

  “就算你是皇帝的近臣我们也不怕!”

  听着众人义愤填膺之语,江宁叹了口气,我就说肯定会有人煽动不知情学子来闹事。若不是早有准备,我说不定还真会败阵。

  但看向眼前的儒生后,她不免还是会感到胸口气闷。他恨铁不成钢地想,你们是傻子吗?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难道不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1]吗?

  “无缘无故?信口开河?”江宁摆出似笑非笑的神情,“你们管欺压黔首叫无缘无故,管大不敬之言叫信口开河?真是长见识了。”

  还没等人开口狡辩,县令便开始宣读被捕之人的罪行。为首者愣了一下,他实在没想到仅仅用了一个晚上案子就有了结果?

  “不,我不信!你们一没查证,二没证据,一定是屈打成招!你们——”

  话音未落,一个人便冲了上去给了说话的儒生一拳,怒道:“去你的屈打成招!当年我搜集了那么多证据状告官府,结果他们勾结在一起将我打成重伤!如今好不容易沉冤昭雪,你这混账犊子在说什么!我打死你!”

  拳拳到肉,很快为首之人便鼻青脸肿了。县令连忙叫人把两人分开,只不过还是晚了,那人已经变成了熊猫眼。江宁心道,活该!当着受害者家属的面给罪大恶极者求情,不打你打谁?

  “就,就算宋先生有错,那也应该以教化为主。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有人提出异议,但他被状告人眼神吓到了,声音显得底气不足,“你们现在把人都杀了,还有怎么教化?这岂是君王仁义之举?”

  眼见状告人情绪激动起来,江宁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冷静点,你是打不醒这些榆木脑子的。让我来说。”

  接着,她转过身看向诸儒,声音淡淡道:“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3]’。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4]’。你现在说这个杀人满门的宋氏该不该杀?”

  见儒生顿住,江宁挖苦:“怎么,你们连自己的至圣先师的话都记不住了?若是如此,我看你们也别自称孔孟门中人了,省得他老人家见到你们这群败坏他名声的迂腐之人被气活过来。”

  “我——”

  “你什么你,连自己家里的东西记不清楚,还需要我这一个外人去提醒你。我若是你这个时候就该羞得闭门谢客终身不敢踏出家门一步了!”她轻笑一声,“你现在还在这里,脸皮倒也是厚。”

  那人的脸顿时变得如猴屁股一般红。

  “至于汝言此非仁君所为,我只能说你浅薄无知。”江宁继续说,“为人友善,待人宽厚,不过是个人之仁,乃小仁尔。为君之仁,非小仁乃大仁也。何为大仁?大仁乃是安邦治国,使吏治清明,使黔首安居乐。令天下海晏河清,人人尽享太平。”

  “而陛下荡六国,结束百年纷战,使千万人免于流离失所之苦;又分以黔首耕田,建立工厂以供伤残者谋生,使天下人安居乐业。我问你,陛下之举到底是仁还是不仁?”江宁步步紧逼。

  聚众闹事者一时想不到驳斥之语,皆闭口不言。

  江宁见差不多,拍了拍袖子,并不客气道:“行了,我和诸位同僚可没时间同你们辩论。与其有时间在这聚众闹事,干涉官府判案,议论君主,倒不如想一想如何把自己之所学用于造福天下之人。”

  她往回走了没两步后,又转过身说道:“被你们耽误这么多时间,害得我们还有些案子没办完,按律应该赏你们一顿板子。但我决定接受你们的建议教化你们。县令我们还缺录口供的人吧。”

  “是。”

  “正好,这群人能说能写,还闲着没事,与其让他们被人骗,倒不如拿过来当白工!”江宁在心里盘算着,常言道来都来了,那就干点什么再走吧。反正是你们自己送上门来的,不用白不用!

  县令一愣,而后明白了此法的精髓。用他们写字录口供,还不用给钱,当真是完美!他冲她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